• 2006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继续医学教育试题(4)

      2006(4).

      摘要 (473) HTML (0) PDF 0.00 Byte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选择题1·梅毒血清学试验中的密螺旋体抗体试验之一TPPA,A·是用Reiter株螺旋体抗原包被明胶颗粒;B·是用Nichols株螺旋体包被明胶颗粒;C·是用Nichols株抗原包被明胶颗粒;D·是用Reiter株抗原包被醛化绵羊红细胞。()2·M4Eo型白血病:A·是一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标志CD5、CD19阳性;D·可测出CBFβ-MYH11融合基因。()3·尿脱氧吡啶啉(DPD)是用于骨质疏松症诊断的生化指标,A·DPD存在于Ⅰ型胶原纤维中;B·是反映骨吸收的指标;C·尿DPD可用竞争性酶免疫…

    • 老年人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的假阳性率偏高

      2006(4):241-243.

      摘要 (1959) HTML (0) PDF 0.00 Byte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pallidumsubsp.pallidum)引起的一种古老的性病,经性接触传播,全球范围分布。新中国成立后,经大力整顿,至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除台湾省外梅毒已基本根除。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入侵,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又逐年升高。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在全国27种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而高居第五位(2002年为第七位)。梅毒的诊断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清学检验(测抗体)、直接…

    • 梅毒患者抗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2006(4):243-243.

      摘要 (524)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院输血科实验室(包括H IV筛查实验室)近三年来对门诊、住院病人、体检人员及输血前患者进行了感染指标检测,共有15例抗H IV抗体初筛阳性患者被省H IV确认实验室确认为H IV阳性患者,其中3例同时为梅毒患者;为防止遗漏抗H IV抗体阳性患者,重点监测高危人群,我们又对部分梅毒抗体阳性患者进行复检,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经本实验室进行感染指标检测的人员,年龄为3天~78岁,共27 180人,其中男16 224例;女10 956例。1.2方法初筛抗H IV抗体使用国产经批批检合格的ELISA试剂,经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

    • 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分离血清脂蛋白

      2006(4):244-246.

      摘要 (1081) HTML (0) PDF 0.00 Byte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毛细管等速电泳(C ITP)分析血清脂蛋白的方法。方法用盐酸和丙氨酸组成的不连续缓冲体系分离荧光标记的脂蛋白颗粒;各亚组分的相对峰面积(RPA)结合血清总胆固醇反映各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本法可在6 m in内将血清脂蛋白分出9条带,其中1~4为HDL,5为CM,6为VLDL/LDL,7~9为LDL。各组分的RPA批内CV为3.17%~13.55%,批间CV为4.55%~15.33%;血红蛋白<20 g/L、胆红素<342μmol/L、清蛋白<70 g/L对结果无影响;HDL-C、LDL-C与均相法相关(r分别为0.87和0.84,P<0.001)。结论C ITP可快速、灵敏分离定量血清脂蛋白及其胆固醇含量,可用于临床分析脂质代谢异常。

    • 94株酵母样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2006(4):246-246.

      摘要 (596)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94株酵母样真菌进行种类鉴定,并用Rosco公司生产的专用于扩散法的纸片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5年1~6月临床分离的94株酵母样真菌,分别来自痰液、咽拭子、尿液、血液、烧伤创面及ICU病人呼吸道标本、腹泻病人的粪便标本。经培养、分离与鉴定后,94株菌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76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株。1·2方法1·2·1培养基与试剂所用培养基为改良shadomy琼脂,适用于所有的抗真菌药。选择4种真菌药敏纸片: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4Eo免疫分型及CBF β-MYH11融合基因检测的初步研究

      2006(4):247-249.

      摘要 (1360) HTML (0)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4Eo细胞免疫标志,并以RT-PCR分析M4Eo中的CBFβ-MYH11融合基因的表达。方法将5例AML-M4Eo患者外周血,以CD45-SSC设门行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并以RT-PCR法检测CBFβ-MYH11融合基因。结果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示:5例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的髓系标志CD33和CD13均呈阳性,淋巴细胞标志CD5、CD7、CD10、CD19均呈阴性;3例患者单核细胞标志CD14呈阴性。RT-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5例患者在约270 bp处有融合基因扩增产物。结论免疫分型和融合基因检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M4Eo的异质性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 小儿骨髓检查发现杜氏利什曼原虫1例

      2006(4):249-249.

      摘要 (327) HTML (0) PDF 0.00 Byte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临床资料患儿,女,11个月。2004年5月20日出生于甘肃省文县,40 d后随父母来新疆石河子147团。2005年3月2日以来反复感冒发热治疗效果不佳于4月23日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9.2℃,呼吸55次/m in,精神欠佳,头颅外型正常,面色黑黄,两侧扁桃体轻度肿大,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检查正常,腹软,肝脾大,淋巴结未触及。B超检查肝脾大,脾厚4.0 cm。2实验室检查WBC 4.4×109/L,Hb 62.7 g/L,PLT 49×109/L,WBC分类:L 0.831,N 0.073,M 0.083,MCV 65.6 fl,MCH 19.5 pg,MCHC 295 g/L。Ret 0.017。肝功生化:ALT 17 U/L,AST 70U/L,A lb 34.…

    • >论著
    • Vitek1、Vitek2和BD Phoenix系统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评价

      2006(4):250-252.

      摘要 (587) HTML (0) PDF 0.00 Byte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Vitek1、Vitek2和BDPhoenix3台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和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67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的方法明确其基因型,同时在3台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上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检测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7株细菌主要以产CTX-M型为主,CTX—M-14、CTX—M-22、CTX—M.24和CTX—M-54种最常见,用Vitek—AMS检出60株ESBLs(89、6%),Vitek2检出62株ESBLs(92、5%),BD Phoenix检出63株ESBLs(94.0%)。不能检测的7株菌基因型主要为SHV-12、CTX—M-14、CTX-M-22及SHV-28基因型。对其MIC的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为对多种抗生素均高耐药,或者为在临界点附近。结论3台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ESBLs的检出率均高于89%,但是对高耐药菌株或者混合有其他酶的菌株的检测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 联合检测尿脱氧吡啶啉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诊断骨质疏松症

      2006(4):253-254.

      摘要 (750) HTML (0) PDF 0.00 Byte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联合测定尿DPD、Cr,血BAP、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及跟骨骨密度(BMD),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BAP(U/L)比对照组(213±8.13比142±6.08),DPD/Cr排泄率(nmol/mmolCr)比对照组(6.11±2.14比3.24±1.62)均显著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指标之间成正相关(r=0.52)。结论BAP、DPD/Cr测定结果灵敏,比BMD经济方便,可作为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的指标。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α和IL-1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6(4):255-258.

      摘要 (494) HTML (0) PDF 0.00 Byte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α干扰素(IFN-α)的诱导表达及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评价慢性乙肝患者PBMC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肝病人PBMC,取培养上清利用病毒保护试验测定干扰素治疗前后病人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同时在IFN-α治疗前后,用RT-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病人PBMC IL-12表达的变化。结果干扰素治疗前应答组病人(n=4)和无应答组病人(n=12)PBMC分泌的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10)(P<0.01)。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1个月时已显著高于无应答组病人(P<0.01);无应答组病人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始终处于低水平。治疗前,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人PBMC的IL-12 mRNA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应答组病人IL-12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1个月时已显著低于无应答组病人(P<0.05),无应答组病人IL-12水平始终处于较高水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PBMC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病人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慢性乙肝患者PBMC IL-12表达与肝脏炎症活动有关。慢性乙肝患者PBMC IFN-α活性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 >调查研究
    • Sysmex RAM-1血液分析仪检测6项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值调查

      2006(4):258-258.

      摘要 (652) HTML (0) PDF 0.00 Byte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Sysmex RAM-1血液分析仪(以下简称RAM-1)可自动计数出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RET%)、Ret绝对值(RET)、低荧光强度Ret(LFR)、中荧光强度Ret(MFR)、高荧光强度Ret(HFR),Ret成熟指数(RMI)等参数,较敏感、准确地反映RBC生成状况,对临床与科研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我们用该仪器对125名健康成人上述6种参数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 用gap-PCR筛查α-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的评价

      2006(4):259-261.

      摘要 (836) HTML (0) PDF 0.00 Byte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gap-PCR作为α-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简称α-地贫)基因筛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以双盲试验对随机抽取的353份血样同时采用gap-PCR筛查技术和血液学分析法分别检测α-地贫基因型和表型。结果353份样品中,检出3种常见α-地贫基因--SEA、--α3.7、--α4.2分别为23例、8例、3例,总α-地贫基因携带率为9.63%(34/353)。而血液学表型检查法仅查出α-地贫23例,即漏检11例。结论gap-PCR分子筛查技术较血液学筛查法更具有特异性和可靠性,可作为临床进行α-地贫基因携带者(尤其是静止型α-地贫)筛查的一线技术。

    • 正常人前列腺液和血清中eotaxin水平测定

      2006(4):261-261.

      摘要 (316) HTML (0)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雌激素(estrogen)诱导的大鼠前列腺炎模型中,前列腺液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转录水平显著增高[1],表明eotaxin在前列腺中的出现与前列腺炎的发病有相关性,为临床检测前列腺液中eotaxin含量提供了启示。鉴于目前还没有前列腺液中eotaxin正常含量及其变化与前列腺炎性疾病相关关系的报道,我们对eotaxin在正常人前列腺和血清中的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年龄20~36岁,平均24岁,肝肾功能、尿培养、尿常规及前列腺液镜检结果均正常,无特殊病史。1.2标本收集(1)前列腺液收集:用1.0 g/L…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及其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2006(4):262-263.

      摘要 (711)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使用对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及其细胞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给健康人注射rhG-CSF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注射rhG-CSF前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白细胞中所占比例的中位数为60%,注射后为85%,注射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注射rhG-CSF前中性粒细胞CD62L、CD49d的表达率中位数分别为82.84%和23.03%,注射后分别为18.30%和43.70%。注射后分别降低和升高(P<0.01)。注射rhG-CSF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44、整合素CD11 a表达率无显著变化(P>0.10)。结论注射rhG-CSF可使健康人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CD49d表达率升高,CD62L表达率下降。

    • 凝血因子Ⅻ活性的变化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2006(4):264-265.

      摘要 (624) HTML (0) PDF 0.00 Byte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因子Ⅻ活性(FⅫ:C)的变化对纤维蛋白(原)溶解功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期法测定63例DVT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FⅫ:C,同时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活性(PLG:A),酶联免疫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性(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抗原性(PAI-1:Ag)及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含量。结果DVT组FⅫ:C和PLG: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5例(7.9%)年龄<45岁的患者FⅫ:C低于正常对照组x--2s。PAI-1:Ag、D-D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t-PA:A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Ⅻ:C下降易导致纤溶酶原内激活途径受抑制,DVT的形成与FⅫ:C降低有关。

    • 华东地区中西医结合第七届实验医学学术交流会暨检验新技术推广学习班征文和报名通知

      2006(4):265-265.

      摘要 (291) HTML (0) PDF 0.00 Byte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中性粒细胞膜流动性与糖尿病肾病、感染发生的关系

      2006(4):266-268.

      摘要 (894) HTML (0) PDF 0.00 Byte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膜流动性改变在糖尿病患者肾病与感染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健康成人用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PMN膜流动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同步荧光法测定细胞膜维生素E及丙二醛(MDA),DTNB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微柱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清蛋白。结果糖尿病患者PMN荧光偏振度及微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MN微粘度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增高,膜流动性则降低;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PMN膜微粘度与空腹血糖、HbA1C无相关,r分别为0.10(P>0.05)、0.09(P>0.05),与尿A lb/Cr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21(P<0.01);PMN膜微粘度(η)与吞噬、杀菌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1(P<0.05)、-0.256(P<0.05);PMN膜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V itE、GSH-PX显著降低;V itC、过氧化氢酶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影响PMN微粘度的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MDA,其次是V itE。结论PMN膜流动性降低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糖尿病易发感染的原因之一,是造成糖尿病患者PMN吞噬、杀菌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PMN膜上氧化与抗氧化体系失衡是导致膜流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TRUST试验不宜作为入出境人员梅毒诊断的血清筛查试验

      2006(4):269-270.

      摘要 (548) HTML (0) PDF 0.00 Byte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控制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筛查试验的假阴性,提高梅毒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部分TRUST试验筛查阴性血清样品进行TPPA验证试验,最大限度发现梅毒患者。结果在400份TRUST试验阴性血清样本中,进行TPPA试验,检出4份阳性样品。结论TRUST试验不宜作为入出境人员梅毒诊断的血清学筛查试验,应探讨合适方法加以改进。

    • >检验与临床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检测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CRP的临床价值

      2006(4):270-270,273.

      摘要 (1335)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3%,发病2年内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本文对RA患者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CRP、RF、ASO、ESR进行检测,并与其他自身免疫病比较,观察各指标对RA的临床应用价值。

    • 以N-甲基葡胺为磷酸化受体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实验探讨

      2006(4):271-273.

      摘要 (626) HTML (0) PDF 0.00 Byte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以N-甲基葡胺作为磷酸化受体缓冲液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对试剂的合理组合和实验条件的优选,建立基于N-甲基葡胺的血清ALP测定方法,并与基于其他缓冲液的推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精密度,批内:CV=0.62%,批间:CV=2.3%;线性范围至少可达到2 073 U/L;分别与以2-氨基-2-甲基-1-丙醇(AMP,X1)和二乙醇胺(DEA,X2)为磷酸化受体的ALP测定法比较:Y=1.29X1 13.25,r=0.999;Y=0.65X2 19.19,r=0.998。健康成人参考区间为44~133 U/L[(80.33±20.97)U/L]。结论N-甲基葡胺可替代AMP或DEA作为磷酸化受体缓冲液用于临床血清ALP活性的常规测定。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2006(4):274-275.

      摘要 (628) HTML (0) PDF 0.00 Byte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的存在类型。方法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药敏试验,从17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筛选出20株多重耐药且产ESBLs的菌株,用PCR检测ESBLs基因。结果17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18.9%,而对其余10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0.3%~88.6%;20株多重耐药的菌株中,CARB基因阳性3株(15%),20株OprD2基因均缺失(100%),其余基因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可能与OprD2基因缺失有关。CARB基因国内罕见报道。

    • 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

      2006(4):276-277.

      摘要 (567) HTML (0) PDF 0.00 Byte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灵敏、简便的高产AmpC酶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含头孢西丁(6.5μmol/L)的M-H琼脂检测粗酶液中AmpC酶,以稀释的粗酶液比较头孢西丁琼脂试验与三维试验敏感性,氯唑西林抑制试验鉴别AmpC酶;同时检测了42株临床分离的耐头孢西丁肠杆菌科菌产AmpC酶情况。结果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比三维试验检测AmpC粗酶液灵敏度高4倍。42株临床分离菌2种方法各检出29株和23株产AmpC酶,其中均有相同的7株单纯高产AmpC酶。结论头孢西丁琼脂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结果灵敏,方法简便。

    • 真菌药敏纸片扩散法实验与应用研究

      2006(4):278-279.

      摘要 (828) HTML (0) PDF 0.00 Byte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4种抗真菌药物在萄萄糖美蓝M-H琼脂培养基上进行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CCLS认可的氟康唑纸片扩散法和NCCLS M27-A肉汤稀释法检测氟康唑(FLC)、两性霉素B(AMB)、伊曲康唑(ITC)、酮康唑(KTC)对131株假丝酵母菌的敏感性;用纸片扩散法同时检测2种氟康唑(FLC1:25μg/片;FLC2:15μg/片)纸片的敏感性,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纸片扩散法中:FLC1与肉汤稀释法符合率为97.71%(128/131);FLC2与肉汤稀释法符合率为96.95%(127/131);AMB、ITC、KTC分别与肉汤稀释法符合率为98.47%(129/131)、98.47%(129/131)、97.71%(128/131)。经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8952、0.8681、0.8118、0.8509、0.7190;FLC1、FLC2、AMB、ITC 2种方法一致性优,KTC 2种方法一致性良好。结论葡萄糖美蓝M-H琼脂可代替Shadomy琼脂,适用于常规纸片扩散法真菌药敏试验。

    • 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EBV抗体诊断鼻咽癌的比较

      2006(4):280-281.

      摘要 (357) HTML (0) PDF 0.00 Byte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采用ELISA法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G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0例鼻咽癌患者和80例健康成年人的血清,用ELISA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G,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A,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2种方法检测抗VCA-IgA的敏感性均为96%(77/80)。ELISA检测抗EA-IgG的敏感性为89%(71/80)。ELISA联合检测抗VCA-IgA和抗EA-IgG的敏感性为89%(71/80),与免疫组化法单独测定抗VCA-IgA,抗EA-IgA或联合测定抗VCA-IgA,抗EA-IgA的敏感性96%、84%、84%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鼻咽癌患者有无颈淋巴结转移,临床早期或晚期ELISA测定的抗VCA-IgA与抗EA-IgG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诊断中ELISA检测血清抗VCA-IgA和抗EA-IgG与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抗VCA-IgA和抗EA-IgA结果一致。但所测抗VCA-IgA和抗EA-IgG水平不能反映鼻咽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早晚。

    • >调查研究
    • 一起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2006(4):281-281,284.

      摘要 (497) HTML (0)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调查一起由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方法采集病人的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及肛拭标本,进行筛选检测及目标菌检测。收集患者双份血清与分离的可疑目标菌进行凝集试验。结果从患者粪便和肛拭标本中分离出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豚鼠眼角膜结膜试验阳性;患者双份血清与分离菌凝集效价有4倍增长。结论本起食物中毒由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引起。

    • NOR1基因对HepG2细胞白介素-8水平的影响

      2006(4):282-284.

      摘要 (578) HTML (0) PDF 0.00 Byte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NOR1基因对HepG2细胞IL-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NOR1基因通过脂质体转染入HepG2细胞后,抽提细胞总RNA,运用RT-PCR检测IL-8mRNA的水平,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8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IL-8蛋白水平,转染NOR1基因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1);而转染NOR1基因组与转染空质粒组IL-8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OR1基因诱导HepG2细胞IL-8蛋白水平表达增高。

    • 中国汉族人群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2006(4):285-288.

      摘要 (524)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P-选择素(P-selectin)C-2123G、T-1817C、G-1969A、Thr715Pro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湖北地区健康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比较种族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200名健康者P-selectin基因C-2123G、T-1817C、G-1969A、Thr715Pro的基因型并计算其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中国汉族人群P-selectin C-2123G位点基因型以GG型频率最高,CG型次之,CC型最少,这种基因多态性分布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P-selectin G-1969A位点基因型以GG型频率最高,GA型次之,未检测到AA型,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德国和英国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P-selectin T-1817C位点基因型以TT型频率最高,TC型次之,CC型最少,男女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英国比较,该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本次实验中未检测到Thr715Pro基因多态性。结论中国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存在P-selectin启动子区C-2123G、G-1969A、T-1817C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在同种族男女间无差异,在种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不存在Thr715Pro基因多态性。

    • 套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mRNA

      2006(4):289-291.

      摘要 (835) HTML (0) PDF 0.00 Byte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mRNA的方法。方法跨内含子设计外引物,并根据扩增的片段,设计一对内引物和TaqM an探针,采用套式实时荧光定量PCR(nested-real-tim e-PCR)方法。首次PCR扩增用减少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的方法以增加其模板的特异性,再行第二次PCR扩增作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用FOXP3和β-actin标准品作标准曲线,以二者比值作为FOXP3mRNA表达水平指标。结果重复6次PCR,6次试验C t的总平均值为14.66,平均变异系数为5.81%。C t值和模板起始浓度对数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测最低浓度可达100拷贝。结论nested-re-al-tim e-PCR检测PBMC中FOXP3mRNA的方法简单且重复性好,高度敏感且特异,可作为评价免疫功能及某些疾病治疗效果观察的临床常用方法。

    • 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研究

      2006(4):292-294.

      摘要 (523)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8例心绞痛病患者和156例正常对照者L-选择素基因型,结合血脂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选择素基因型PP、PS和SS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间分别为60.1%、36.3%、3.6%和44.9%、48.1%、7.0%;等位基因P、S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3%、21.7%和68.9%、31.1%,两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等位基因患心绞痛的风险是S等位基因的1.624倍(OR=1.624,95%C I:1.118~2.359)。结论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有相关性,P等位基因可能是心绞痛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临床输血与检验》征订启事

      2006(4):294-294.

      摘要 (382) HTML (0) PDF 0.00 Byte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2006(4):295-298.

      摘要 (643) HTML (0)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1种抗生素对3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值),三维实验法测定β-内酰胺酶表型,用PCR扩增9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结果11种抗菌药物中,除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2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7.7%,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以头孢曲松作为底物,30株不动杆菌中单产ESBLs的33.3%(10/30),单产AmpC酶的3.3%(1/3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23.3%(7/30),产可水解头孢曲松但不能被克拉维酸和氯唑西林所抑制的酶的26.7%(8/30),未检测到产酶的13.3%(4/30)。VIM-1、VIM-2、OXA-24、CTX-M-2、IMP-1、VEB-1编码基因均阴性。27株菌检测到OXA-23、PER-1和AmpC编码基因中的2种或3种,测序证实与GenBank相应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26号菌的PER-1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PER-1序列(AZ21957)相比,在第617位核苷酸发生了突变(A→C),该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DQ34127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其产生OXA-23、PER-1和AmpC酶密切相关。

    • 自身免疫病患者增殖诱导配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2006(4):299-301.

      摘要 (604) HTML (0) PDF 0.00 Byte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检测增殖诱导配体(a proliferation-induc ing ligand,APR IL)mRNA的SYBR G 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APR IL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构建克隆载体pGEM-T Easy-APR IL作为定量模板,定量检测58例自身免疫病(SLE、RA)确诊病人和20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APR IL mRNA表达量,以APR IL mRNA和内参GAPDH mRNA表达量的比值作为APR IL表达水平的指标。结果自身免疫病患者的APR IL mRNA表达范围3.95~192.0,均值为29.68±4.5。20例正常对照者APR IL mRNA的表达范围3.1~18.7,均值为10.56±2.0。自身免疫病患者APR IL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久治不愈或疗效差者APR I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患者及治疗后缓解患者,但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SLE、RA)患者的APR IL mRNA表达水平升高,疗效差、久治不愈患者表达水平更高。

    • 人肌酸激酶MM同工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及纯化研究

      2006(4):302-305.

      摘要 (559) HTML (0) PDF 0.00 Byte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肌酸激酶MM同工酶原核表达系统,纯化重组酶蛋白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其作为参考品或校准品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胎儿心肌组织总RNA,反转录扩增人肌酸激酶M亚基基因,构建pET-15b-CK、E.coliBL21(DE3)pLysS原核表达系统,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利用重组蛋白的组氨酸标签(H is-tag)进行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观察重组酶在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预期相符,诱导表达后细菌裂解液上清酶活性可达280 000 U/L,纯化后SDS-PAGE在分子量45 000处显示单一蛋白条带,在-20℃加入70g/L BSA、1 mmol/L DTT、2 mmol/L EDTA的PBS(pH 7.4)保存体系中,重组酶活性在30 d观察期内基本不变。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人肌酸激酶MM同工酶,重组酶稳定性良好,初步具备了作为基因工程人源酶校准品的基本特点。

    • Nitro-PAPS直接光度法测定血清锌

      2006(4):306-307.

      摘要 (463) HTML (0) PDF 0.00 Byte (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血清锌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及TritonX-100存在下,用水溶性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简称N itro-PAPS)作显色剂直接光度法测定血清锌。结果本法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线性范围达71.2μmol/L,表观摩尔吸光度为1.38×105L/(mol.cm),回收率为98.2%~101.9%,批内变异系数(CV)为2.4%,批间CV为3.5%,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比较,Y=0.997X 0.17,P>0.05,r=0.9913,60例健康人血清锌含量为(9.3~20.9)μmol/L(x-±2s)。结论本法血清用量少,不必去蛋白,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血清锌的手工测定和自动分析。

    • SLE与RA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分析

      2006(4):307.

      摘要 (623) HTML (0) PDF 0.00 Byte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泌乳素(PRL)是垂体前叶PRL细胞分泌的单链肽类激素,与生育、泌乳、内分泌及代谢有关外,还能激活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细胞增生,介导一些生理病理免疫反应[1-2]。本文对2000~2005年间本院确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血清PRL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健康体检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0~53岁。SLE患者50例,均为女性,年龄21~55岁,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按Jary的SLE活动指数标准,分为活动期35例,非活动期15例。RA患者30例,女性26例,男性4例,年龄20~63岁,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

    • 一阶导数光谱法定量测定一氧化碳血红蛋白

      2006(4):308-310.

      摘要 (812) HTML (0) PDF 0.00 Byte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利用导数光谱技术研究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导数光谱特性,并建立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导数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保险粉使多组分的血红蛋白转化为含Hb和COHb的两组分。在血红蛋白溶液通入CO可制备饱和COHb溶液,通入O2可制备饱和Hb溶液,以两饱和溶液作为测定COHb的相对标准溶液。结果利用零交技术消除血红蛋白及溶液基底干扰,发现在波长427 nm的导数光谱值可应用于定量测定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结论经过对样品测定,并与双波长分析法比较,在COHb>5%时,测定结果较为理想,适用于临床上COHb>5%的诊断性测定。

    • 贝克曼库尔特公司两种血球试剂对比分析

      2006(4):310.

      摘要 (581) HTML (0) PDF 0.00 Byte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贝克曼库尔特实验系统(苏州)公司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苏州工厂和总公司在美国的工厂皆生产同样的血球试剂—Ac.T试剂包和Ac.T清洁剂。两地生产的试剂均用于Coulter Ac.T 8/10血液分析仪上。为验证这两地生产的试剂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本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化文件EP9-A的要求,用两试剂检测患者样本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实验材料1.1仪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Cou lter Ac.T 8/10血液分析仪。1.2苏州生产试剂(简称苏州试剂)Ac.T Pak试剂包,批号:C01209B;Ac.T清洁…

    • 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CRP、高半胱氨酸等指标的比较

      2006(4):311-312.

      摘要 (623) HTML (0) PDF 0.00 Byte (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其他指标的水平。方法用酶法进行血脂分析,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V itB12及叶酸水平,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测定Hcy。结果AD和VD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D组IL-6及TNFα明显高于VD组和正常对照组;AD组和VD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D组叶酸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血脂及Hcy升高可能同为AD及VD的病理生理基础,AD同时伴有明显炎症反应,叶酸水平降低为VD的另一病理特征。

    • 肝移植受体移植前后6项凝血指标的变化

      2006(4):313-314.

      摘要 (578) HTML (0) PDF 0.00 Byte (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肝移植受体移植前后6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美国Cou lter公司ACL-200型血凝仪及MAXM血液分析仪测定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血小板及出凝血系列指标,并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组,肝移植术前血小板计数(PLT)和纤维蛋白原(F ib)偏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肝移植术后全部凝血指标都有改变。肝癌患者组,肝移植术前各项凝血指标总体水平大致正常,肝移植术后PLT和F ib降低,PT、APTT、TT延长,INR升高在新肝期最显著。结论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减低。

    • 两种尿液分析试纸临床应用的比较

      2006(4):315-315.

      摘要 (1317) HTML (0) PDF 0.00 Byte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对国产的高尔宝尿液分析试纸和日本原装Arkray尿液分析试纸在临床应用中作了比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用一次性洁净的塑料试管收集我院住院病人清洁中段晨尿标本308份。1.2仪器及试剂日产全自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AX-4280。日产Arkray尿液分析试纸,国产高尔宝尿液分析试纸。上海伊华公司(20050303)、美国伯乐公司(61222)多项目尿液质控品。1.3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用上述仪器及试纸分别检测308例尿液标本;用上述配对组合对进口伯乐及国产伊华尿液质控品作10次重复检测。2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测…

    •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与临床相关问题

      2006(4):316-320.

      摘要 (969) HTML (0) PDF 0.00 Byte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梅毒(syph ilis)是一种全球分布的性传播病,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梅毒发病人数已从2002年的第七位跃居第五位。目前,梅毒血清学检验已列入献血员和临床患者输血前、手术前以及各种创伤性检查前的常规检测项目。本文就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相关问题作一综合介绍。1梅毒螺旋体1.1分类梅毒的病原梅毒螺旋体为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subsp.palidum),列于螺旋体体目(ordre Sp irochaetales)、螺旋体科(fam ily Sp irochaetaceae)、密螺旋体属(genusTreponema)中。…

    • 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研讨会征文通知(国家级)

      2006(4):I0001-I0001.

      摘要 (342) HTML (0) PDF 0.00 Byte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继SARS在国内流行后,今年禽流感又在国内部份地区流行。如何利用实验室有效资源,整合血液、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等指标,用于病原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临床检验工作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江苏省医学会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拟在2006年11月在无锡市举办“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研讨会,会上将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讲解新病原体的概念、最新检测方法及有关诊断标准,让与会者有一个系统的、专业的解决病原体鉴定及临床应用评价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征文内容新出现的病原体概念、培养特性、生化鉴定;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的监测、识别与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苏ICP备12051282号-1
主管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出版单位:临床检验杂志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3620683 E-MAIL:lcjyzz@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