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30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承前启后,再创辉煌

      2012, 30(12):937-939.

      摘要 (577) HTML (0) PDF 397.31 K (12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尿蛋白质定性与定量结果矛盾的解释及其引起的思考

      2012, 30(12):940-942.

      摘要 (532) HTML (0) PDF 345.74 K (1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目前,医学检验各亚学科专业间检验指标相对独立,导致检验科内部信息交流不充分。临床医师面对大量的检验信息,常常难以从某一检验人员处获得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并消化吸收。因此,为了向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加强医学检验各亚专业人员的基础知识与技术的学习和交流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尿蛋白质定性与定量结果矛盾及其解释为例对此进行讨论。

    • >实验室检测系统的溯源及正确性评价
    • 临床检验结果量值溯源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2, 30(12):943-945.

      摘要 (974) HTML (0) PDF 337.43 K (17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量值溯源是近年临床检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量值溯源及相关术语的定义、量值溯源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应如何解决四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现阶段各类临床检验指标特别是临床生化检验指标量值溯源的情况,建立适合自己实验室临床检验结果量值溯源的方法。

    • 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的正确度评价

      2012, 30(12):946-949.

      摘要 (1027) HTML (0) PDF 0.00 Byte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方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正确度的评价方法。 方法:参照CLSI EP15-A2文件,用常规方法测定有证参考物质、国际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计划(RELA)样本、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样本TBil水平,用Bio Rad Unity实验室室间质评数据分析本实验室与对等组和方法组间的偏移及标准差指数(SDI),与参考方法比对等方案评估常规测量T-Bil的正确度。 结果:NIST SRM 909b参考物质、2010~2011年RELA样本、2012年卫生部临检中心第1次室间质评样本测定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2012年1~6月Unity实验室间质评数据结果偏移及SDI指数均满足要求。与参考方法比对结果相关性好(Y=1.129 9X-5.734 3,r=0.999 8),小于300 μmol/L时,偏移可接受;大于300 μmol/L时,偏移较大(10%~13%),不可接受。用去离子水稀释5倍使其浓度约达到50~100 μmol/L后重测,偏移可接受,满足临床需要。 结论:“单点浓度”的正确度评价具有局限性,临床实验室应分析全测量范围内的正确度情况,与参考方法比对是实现常规测量正确度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 有效自由度在评定LDH催化活性不确定度中的应用

      2012, 30(12):950-952.

      摘要 (874) HTML (0) PDF 0.00 Byte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在乳酸脱氢酶(LDH)催化活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是否有必要计算有效自由度。 方法:首先测量LDH有证参考物质计算效能函数(En),对本室建立的IFCC参考方法进行确认,然后用参考方法对同一份人混合血清样本中LDH催化活性水平重复测量20次,计算A类自由度(vA)、A类相对不确定度[uA(rel)]、B类相对合成不确定度[ucB(rel)]及有效自由度(veff),另外再计算uA(rel)与ucB(rel)不同比值下,不同vA对应的veff及95%置信水平下的包含因子(kP)。 结果: En小于1,方法学性能符合要求;LDH催化活性水平vA、uA(rel)、ucB(rel)和veff分别为19、0.55%、1.04%和398,此时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在95%置信水平下,kP为1.96;当uA(rel)与ucB(rel) 比值大于1/2时,随着vA的增大,kP逐渐缩小,当vA足够大时(≥100),kP为1.96,当vA较小时,kP明显大于1.96,且随着uA(rel)与ucB(rel)比值的增加而扩大;当uA(rel)≤1/2ucB(rel),kP为1.96。 结论:当vA≥100或uA(rel)≤1/2ucB(rel)时,在LDH催化活性水平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无需计算veff;当uA(rel)与ucB(rel)比值大于1/2且vA较小时,应首先计算veff,再查阅t界值表得veff对应的kP值后计算其实际测量不确定度值。

    • 28个临床化学指标3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比较

      2012, 30(12):953-956.

      摘要 (811) HTML (0) PDF 0.00 Byte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优劣,为临床实验室选用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提供思路。 方法:用3种方法评定28个临床化学指标的不确定度,方法1是澳大利亚临床生物化学家协会(AACB)建议方法;方法2是诺德创新中心(Nordtest)建议方法;方法3是根据室内质控数据计算不确定度。3种方法评定的扩展不确定度(U)分别与分析目标[生物学变异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允许总误差]比较。 结果:28个指标,方法2除K和Na外,26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1高;除Na外,27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3高。方法1除Alb外,27个指标的U均比方法3高。与生物学变异比较,28个指标用方法1、方法2、方法3评定U分别有54%、28%、62%达到理想值,12%、32%、8%达不到要求;与CLIA允许总误差比较,分别有58%、18%、74%达到理想值,2%、2%、2%达不到要求。 结论:临床实验室用方法2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比方法1和方法3考虑到更多的不确定度来源,与生物学变异比较不合格率明显增加,提示实验室需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改进。

    • >液态芯片技术的应用
    • 流式荧光杂交法检测26种HPV亚型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分布规律

      2012, 30(12):957-959.

      摘要 (928) HTML (0) PDF 0.00 Byte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的分布规律,探讨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癌防治的价值。 方法:对403例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不同宫颈病变的患者,用流式荧光杂交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 结果:403例标本中共检出20种亚型,高危亚型检出率为94.9%(451/475),低危亚型检出率为5.1%(24/475)。检出频率前6位亚型为:HPV 52、16、58、33、18和39型。HPV 16型在宫颈癌中检出率高达94.7%,且随宫颈病变级别加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HPV 52型总检出率最高,但检出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1)。 结论:广州地区宫颈病变常见的HPV感染亚型是HPV 52、16、58、33、18和39型。HPV分型与宫颈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流式荧光法检测多肿瘤标志物性能评估及临床应用

      2012, 30(12):960-963.

      摘要 (1134) HTML (0)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流式荧光法并评估方法学性能。 方法:将抗AFP、CEA、 CA125、CA242、NSE、 free-β-hCG、cyfra 211、F-PSA、T-PSA、CA15-3、SCC、CA72-4、CA19-9抗体包被于Luminex荧光编码微球,用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中上述标志物,并进行方法学与临床应用评价。 结果:与ELISA试剂盒相比,建立的流式荧光法线性范围较宽,灵敏度与电化学发光法较一致。各个指标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6.10±2.35)%,批间CV为(6.61±2.41)%;平均回收率均>90%。干扰实验结果表明,200 mg/mL三酰甘油、10 mg/mL胆红素和10 mg/mL血红蛋白对各指标检测均无显著影响且不受类风湿因子(RF)、异嗜性抗体、人抗动物抗体(HAAAs)及补体等干扰;有效指示AFP高浓度样本、避免hook效应导致的假阴性;临床实验结果表明,该法与电化学发光、ELISA法相关性良好。 结论:流式荧光法可实现多肿瘤标志物并行测试,方法学性能良好,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 流式荧光法在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yfra 21-1中的应用

      2012, 30(12):964-966.

      摘要 (1024) HTML (0)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cyfra 21-1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比较流式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fra 21-1水平的相关性,设定本实验室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cyfra 21-1诊断肺癌的cut off值并进行评价。 结果: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cyfra 21-1水平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显著相关(r=0.989,P<0.05);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cyfra 21-1的cut off值为5.36 ng/mL,高于厂商提供的值5.0 ng/mL;肺癌患者血清cyfra 21-1阳性率为66.0%,其中鳞癌为77.8%,腺癌69.7%、小细胞癌19.2%。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cyfra 21-1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P均<0.05。 结论:流式荧光法检测血清cyfra 21-1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 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宫颈HPV感染及基因型分布

      2012, 30(12):966-968.

      摘要 (1143) HTML (0) PDF 0.00 Byte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液相芯片(Luminex)技术检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液相芯片技术对1 450例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基因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率、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450例妇女中共检出404例HPV DNA阳性,总检出率为27.9%;共检出25种亚型(HPV 73型未检出),其中高危亚型感染占83.4% (337/404),低危亚型感染占10.6% (43/404),高危亚型、低危亚型混合感染占5.9% (24/404);HPV 16、58、52型是最常见的高危亚型,感染率分别为5.7%(83/1 450)、4.7%(68/1 450)、4.6%(66/1 450),HPV 61和6型是最常见的低危亚型,感染率分别为1.6%(23/1 450)和1.2%(17/1 450);≤24岁组妇女宫颈HPV感染率(46.0%)及HPV多重亚型感染率(47.8%)均为最高,各年龄组间HPV感染率差异显著(P均<0.01)。 结论:液相芯片技术可用于检测宫颈HPV感染及基因型分布。

    • 液相芯片技术在检测肺癌患者血清VEGF中的应用

      2012, 30(12):969-970.

      摘要 (489) HTML (0)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 方法:用Luminex FLEXMAP3D仪和Human Cytokine/Chemokine试剂盒检测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并确立其最适条件,对120例肺癌患者和348例健康人血清VEGF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两组对象血清VEGF水平的差异。 结果:确立了液态芯片技术检测血清VEGF的最适条件。肺癌患者血清VEGF均值为(295±205) 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60±154) 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19,P<0.01)。 结论:确定的液态芯片技术检测血清VEGF的最适条件,且肺癌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

    • 4 051例妇女子宫颈上皮细胞HPV感染与基因分型调查

      2012, 30(12):971-972.

      摘要 (620) HTML (0) PDF 0.00 Byte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妇女宫颈细胞中26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 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液态芯片技术对4 051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进行HPV 基因型别检测。 结果:HPV阳性患者共1 299例,其中高危型1 026例(78.98%),低危型HPV 273例(21.02%)。高危型HPV最常见型别分别为52、16、58、56、18型,低危型分别为61、44、6型;在阳性患者中有两种型别以上HPV感染者335例(25.79%)。HPV分型检测的妇女大多集中在26~30岁及31~35岁;16型在<25岁及41~45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出现两个高峰;52型在整个年龄段上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未出现明显高峰;58型在>50岁老年妇女中感染率较高。 结论:HPV感染型别普遍化、两极分化明显,对于<25岁及>50岁妇女应加强随访。流式荧光—液态芯片技术可用于宫颈细胞HPV感染的检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 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的产前诊断

      2012, 30(12):973-975.

      摘要 (602) HTML (0)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技术在Y染色体微缺失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4例染色体为46,XYqh和1例染色体46, X,+mar的羊水样本,用MLPA P095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分别对5例羊水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4例Yqh-染色体的羊水样本的Y染色体信号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即Y染色体不存在微缺失,1例小Mar染色体为Y染色体;进一步用Y染色体探针检测结果示,Y染色体上AZFb和c区存在大片段缺失。 结论:用MLPA技术对疑似Y染色体微缺失的病例进行检测,可判断是否存在Y染色体生精功能区域的缺失,为产前诊断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

    • 一种新型快速定量检测HBV DNA试剂的评价

      2012, 30(12):976-980.

      摘要 (503) HTML (0) PDF 0.00 Byte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一种新型快速定量检测HBV DNA试剂进行性能评价。 方法:以达安公司HBV DNA定量检测试剂(浓缩碱裂解法)为参比试剂,湖南圣湘公司HBV DNA定量检测试剂(一步法)为实验试剂,比较两法对117例临床标本和2012年江苏省室间质评样本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评价一步法PCR试剂的敏感性、特异性、线性关系和重复性。 结果:两种试剂检测25例HBV DNA阴性标本,结果均为阴性,92例HBV DNA阳性样本中87例两法均为阳性。经以10为底数的对数转换后,一步法检测结果为4.82±1.80 ,浓缩碱裂解法为4.78±1.89,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74,P>0.05),且两法相关性良好(r=0.971,P<0.05)。两法特异性均为100%(25/25);一步法敏感性为98.9%(91/92),浓缩碱裂解法为95.7%(88/92);两法检测室间质评样本均在合格范围内。一步法检测试剂的r为0.999;两份HBV DNA阳性样本重复检测10次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0.89%和0.15%。 结论:一步法试剂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与浓缩碱裂解法试剂相比,操作简便快速。

    • 甲胎蛋白与CA 19-9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2012, 30(12):978-980.

      摘要 (805) HTML (0)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钐(Sm3+)标记抗甲胎蛋白(AFP)单克隆抗体(单抗)和铕(Eu3+)标记抗糖类抗原19-9(CA19-9)单抗的双标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 方法: 将抗AFP单抗与抗CA199单抗混合包被96孔板作为捕获抗体,用Sm3+标记抗AFP单抗、Eu3+标记抗CA19-9单抗作为检测抗体,建立同步检测AFP/CA19-9的TrFIA法。 结果: 建立的TrFIA法检测AFP/CA19-9的灵敏度分别为0.3 ng/mL和2.5 U/mL。AFP分析内和分析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6%~5.9%和4.3%~8.1%,CA199分析内和分析间CV分别为4.9%~5.6%和5.0%~6.3%。分别用建立的TrFIA法与Perkin-Elmer公司解离增强镧系荧光免疫分析(DELFIA)法同时测定血清样本,两法AFP与CA19-9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与0.98。 结论: 建立的同步检测AFP与CA19-9的TrFIA法灵敏、简便、准确,有助于消化道肿瘤和睾丸癌等的辅助诊断。

    • 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

      2012, 30(12):981-982.

      摘要 (595) HTML (0) PDF 0.00 Byte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方法:用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对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Ⅱ, HC-Ⅱ)检测为HPV阳性的241例妇科门诊患者行HPV DNA分型检测,同时行阴道镜病理活检。 结果:HPV DNA分型检测阳性者161 例,总阳性率为66.8%(161/241);共检出18种HPV亚型,检出率较高的亚型为HPV 16、58、52、53型;与正常或炎症患者的42.6%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级患者、宫颈癌患者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65.6%、75.0%、91.2%和94.4%(χ2值分别为7.975、11.818、12.435、20.966,P均<0.01),用HPV DNA分型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4.4%(17/18),特异性仅为35.4%(79/223)。 结论: 基因扩增及导流杂交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低的特异性,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

    • >基础实验诊断研究
    • 酸浆醇提取物诱导人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2012, 30(12):983-986.

      摘要 (700) HTML (0) PDF 0.00 Byte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酸浆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s of physalis alkekengi linn,EPL)能否诱导食管癌细胞株EC-1.71凋亡。 方法:用显微镜观察经EPL作用24、48、72 h后的EC-1.71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EC-1.7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EC-1.71细胞PARP(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裂解状况。 结果:在EPL作用下,EC-1.71细胞数量减少,细胞间接触疏松,凋亡细胞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EPL作用后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作用48、72 h的细胞凋亡率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在EPL作用48 h时可检测到相对分子量(Mr)为89 000的PARP片段。 结论:EPL可以诱导EC-1.71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程度呈时间依赖性。

    • >病例报告
    • 绿色气球菌致结膜感染1例

      2012, 30(12):986-986.

      摘要 (686) HTML (0) PDF 0.00 Byte (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基础实验诊断研究
    • 食管癌患者ATM基因rs66414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2012, 30(12):987-989.

      摘要 (622) HTML (0) PDF 0.00 Byte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ATM基因rs66414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157例食管癌患者及125例健康体检者标本,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ATM基因rs664143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其与食管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吸烟史(OR=2.672,95%CI:1.620~4.406,P<0.01)和肿瘤家族史(OR=2.249,95%CI:1.072~4.722,P<0.01)为食管癌的危险性因素。与A/A基因型比较,G/G型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OR=1.408,95%CI:0.571~3.469),A/G杂合子是降低患食管癌的保护性因素(OR=0.937,95%CI:0.521~1.686),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ATM基因rs664143位点多态性在食管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综述
    • 癌症患者髓源抑制性细胞的分析进展及其意义

      2012, 30(12):990-993.

      摘要 (1182) HTML (0) PDF 0.00 Byte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是一组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异质性未成熟髓系细胞,可存在荷瘤小鼠和癌症患者体内。MDSC对于维持癌症患者或动物的免疫无能和耐受状态,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以及促进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缺少特异性标志物,人MDSC的表型还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表达共同髓系标志物CD33但不表达成熟髓系标志物HLA-DR。人MDSC可分为CD15+粒细胞样和CD14+单核细胞样两个主要亚群,两者均为HLA-DR-/lowCD33+。已经证明人MDSC能够通过L-精氨酸代谢、诱导氧化应激、激活和扩增调节性T细胞以及产生可溶性抑制因子等机制抑制免疫应答。此外,检测外周血中循环MDSC对于癌症患者具有判断预后的意义。

    • >研究生园地
    • PKCα参与凝血因子Ⅶa/TF激活PAR2促进SW620细胞迁移

      2012, 30(12):994-998.

      摘要 (1038) HTML (0)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 α(PKCα)参与凝血因子Ⅶa依赖组织因子(TF)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2 (PAR2),从而促进SW620细胞迁移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剂(PAR2-AP)、Ⅶa、PKC激动剂佛波醇酯(PMA)等刺激物处理SW620细胞,并用抑制抗体(抗TF、抗PAR2) 、同型对照抗体(mopc-21)进行抑制试验。用western blot检测其PKCα与p-PKCα的表达,免疫荧光试验观察PKCα的分布情况;分别用PMA(100 nmol/L)、Ⅶa(10 nmol/L)及PKCα抑制剂(safingol,10 μmol/L)处理 SW620细胞,Transwell试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定量PCR法检测其MMP-9mRNA表达水平。 结果:PMA (100 nmol/L),因子Ⅶa(10 nmol/L)及PAR2-AP(100 μmol/L)能明显促进PKCα的磷酸化(F=289.9,P<0.05),而对PKCα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影响(F=2.02,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PKCα自胞浆向核膜与核内发生转位;加入抗TF及抗PAR2抗体能够显著抑制因子Ⅶa 对PKCα的激活,而同型对照抗体(mopc-21)没有此作用;Transwell试验与定量PCR结果表明,PKCα抑制剂明显阻断因子Ⅶa 对细胞迁移及MMP-9表达的促进作用。 结论:因子Ⅶa依赖TF活化PAR2,经信号分子PKCα 介导,上调SW620细胞MMP-9表达,促进细胞的迁移。

    • >调查研究
    •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中的分析思路

      2012, 30(12):999-1000.

      摘要 (1178) HTML (0) PDF 0.00 Byte (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中的分析思路。 方法:选择本院122例血尿患者,包括肾小球疾病55例、非肾小球疾病67例。根据判断G1红细胞是否>5%,是否有管型及管型的种类,是否有白细胞、脓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晶、精子,是否有混合细胞群、病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恶性肿瘤细胞、其他有形成分的思路进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 结果:检出肾小球性血尿47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伴有肾小球性血尿10例,肾囊肿等非肾小球性血尿8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2例,泌尿(生殖)系统结石15例,肾盂肾炎13例,急性肾衰2例,泌尿生殖系统结核2例,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2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均≥80%。 结论: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在混合型血尿鉴别中的分析思路对判定血尿性质有一定价值。

    • 痰培养前涂片找真菌对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提示价值

      2012, 30(12):1001-1002.

      摘要 (1202) HTML (0) PDF 0.00 Byte (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痰涂片查找真菌对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提示价值。 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疑似及排除肺念珠菌病(PC)。痰培养前涂片检查与培养结果及(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合并分析。 结果:339例痰培养念珠菌阳性的患者,确诊PC 6例,临床诊断43例,疑似99例。排除PC 191例。148例符合PC诊断的患者中89例涂片检出假菌丝,阳性率60.1%。检出假菌丝对PC诊断敏感性为60.1%、特异性为94.3%、阳性预测值(PPV)为89.0%、阴性预测值(NPV)为75.4%,诊断准确性为79.4%; G试验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71.0%、83.8%、77.2%、78.9%和78.2%。 结论:痰培养前涂片检出假菌丝对肺部念珠菌感染有重要的提示价值,尤其要关注同时G试验持续阳性者。

    • 宋内志贺菌的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

      2012, 30(12):1003-1004.

      摘要 (507) HTML (0) PDF 0.00 Byte (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染色体介导DNA旋转酶和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宋内志贺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6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PCR法检测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相关基因gyrA、gyrB、parC、parE,并对产物进行基因序列分析。 结果:36株志贺菌对萘啶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5.0%、30.5%、36.1%、16.7%;测序结果显示gyrA、gyrB、parC、parE的突变率为90.9%、45.5%、66.7%和24.2%。 结论:宋内志贺菌的gyrA基因突变是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gyrA和parC的基因突变有协同作用,是引起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重要因素。

    •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2012, 30(12):1004-1005.

      摘要 (792) HTML (0)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及其对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经确诊的糖尿病(DM)患者40例,DN患者42例、体检健康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段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DM、DN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SV、EDV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DM与DN患者比较,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与PSV水平相差显著(P<0.01),肾素活性与EDV则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 结论:DM患者可能因高血糖使RAAS激活,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 雌激素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育龄期妇女肾性骨病的影响

      2012, 30(12):1006-1006.

      摘要 (628) HTML (0) PDF 0.00 Byte (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产品应用研究
    • AVE-764B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性能评价

      2012, 30(12):1007-1007.

      摘要 (683) HTML (0) PDF 0.00 Byte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苏ICP备12051282号-1
主管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出版单位:临床检验杂志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3620683 E-MAIL:lcjyzz@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