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光 , 崔大伟 , 谢国良 , 杨先知 , 郭希超 , 陈瑜
2013, 31(8):561-564.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检测柯萨奇病毒(CoxB1、CoxB2、CoxB3)和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EV)的四重荧光定量rRT-PCR法。 方法:用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评价建立的rRT-PCR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并用该法检测535份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粪便标本和43份咽拭子标本,对阳性结果测序验证。 结果:rRT-PCR法检测CoxB1、CoxB2、CoxB3和其他未分型EV灵敏度均达103 copies/mL,特异性较高,检测CV均<1.0%。578份临床标本用该法检测EV为153份,其中CoxB1病毒69份,CoxB2病毒18份,CoxB3病毒27份,其他未分型EV 39份。随机选取CoxB1、CoxB2、CoxB3病毒检测阳性样本各10例测序,均与该法的检测结果一致。 结论:建立的四重荧光定量 rRT-PCR法可同时检测并区分CoxB1、CoxB2、CoxB3病毒和其他未分型EV,可用于此类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的实验室应急诊断。
2013, 31(8):565-574.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检测白念珠菌烯醇化酶(enolase, 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试用于几种真菌培养上清液的检测。 方法:将抗白念珠菌Eno单抗作为包被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Eno抗体作为检测抗体,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浓度,建立检测Eno的ELISA法,对方法的精密度、特异性、最低检测限等指标进行评价。用该法检测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和酿酒酵母等不同真菌培养上清中Eno水平。 结果:Eno浓度为20 ng/mL和5 ng/mL时,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6.61%、9.19%和6.98%、13.81%;最低检测限为1.25 ng/mL。本法可从白念珠菌37 ℃培养24 h后的上清中检出Eno,Eno含量与白念珠菌菌丝含量呈正相关。本法对近平滑念珠菌有微弱交叉反应,与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和酿酒酵母均无交叉反应。 结论:建立的检测白念珠菌Eno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可用于评价Eno检测在侵袭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夏圣 , 章佳英 , 张元 , 成静 , 李小平 , 张苗苗 , 刘霞 , 杜凤仪 , 姜德立 , 陈敏 , 邵启祥 , 许化溪
2013, 31(8):568-570.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纳米材料——纳米荧光碳点(carbon dots,CDs)免疫示踪技术快速检测样本中细菌的方法。 方法: 以检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例建立方法。用抗沙门菌Ha因子抗体耦联CDs制备成免疫纳米荧光碳点;用抗沙门菌O4因子抗体耦联磁珠粒对样本中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富集后,与抗Ha抗体耦联的CDs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抗O4-磁珠粒-细菌-抗Ha CDs“三明治”式免疫复合物;再用免疫亲和分离液移除复合物中的磁珠粒,借助荧光光谱仪测定分离液中CDs的荧光强度,推算出样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情况。 结果:抗Ha-CDs可有效结合抗O4磁珠粒富集的细菌,对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3 CFU/mL,总时间约为2 h。 结论:建立的CDs技术可用于样本中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2013, 31(8):571-572.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固相免疫层析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在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不同浓度范围内与定量方法结果比较的符合率,评价cTnI定性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美国普林斯顿医学生物技术(PBM)公司固相免疫层析快速测试板定性检测399份患者血浆样本cTnI浓度,同时与Beckman Coulter免疫化学发光定量法的结果进行比较。以cTnI>0.04 ng/L为阳性诊断切点,将样本按cTnI浓度由低至高分为6组,第1组为cTnI定量阴性组,其他5组均为定量阳性组。 结果:第1组阴性符合率及第2~6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0%、3.4%、17.3%、46.2%、94.4%和100.0%。定量法阴性组有3份样本定性法阳性,分别是黄疸、乳糜和高类风湿因子(RF)水平样本。 结论:cTnI定性法检测特异性高,但应注意干扰因素影响;由于定性法敏感性低,阴性时仍应进行定量检测。
2013, 31(8):573-574.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ELISA、绿蝇短膜虫间接荧光法(CLIFT)和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结果差异。 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检测85例SLE患者、60例非SLE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抗dsDNA抗体,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各法对SLE的诊断性能。 结果:ELISA、CLIFT和IBT 3种方法诊断SLE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68.24%、61.18%,特异性分别为94.62%、98.85%、97.69%;Youden指数分别为0.710 9、0.670 9和0.588 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3、1.70和1.03,P>0.05)。3种方法kappa值为0.65~0.71。 结论:3种方法结果一致性较好,CLIFT法有较高的特异性而ELISA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易漏检,可两法或三法联合应用。
2013, 31(8):575-57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载脂蛋白M(apo M)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以临床诊断为感染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及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休克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中心无感染、发热的个体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apo M、降钙素原(PCT)、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水平,观察不同感染阶段apo M与其他指标的水平变化及其与PCT的相关性。 结果:对照组、感染无SIRS组、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休克组apo M浓度[M(P25,P75)]分别为11.20(9.13,13.16)、15.01(9.16,19.72)、3.21(2.27,4.57)、3.23(2.25,5.84)、2.51(1.16,3.98)μg/mL。与对照组比较,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及脓毒血症休克组apo M水平下降(t分别为9.70、9.26、11.52,P均<0.01);与感染无SIRS组比较,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休克组apo M水平下降(t分别为10.57、10.12、12.39,P均<0.01);与脓毒血症组比较,脓毒血症休克组apo M水平下降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5);与严重脓毒血症组比较,脓毒血症休克组apo M水平下降(t=2.20,P<0.05)。血清apo M在机体感染状态下与PCT呈高度负相关(r=-0.703,P=0.000)。apo M诊断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0.754~0.923)。 结论:血清apo M水平随细菌感染程度加深而下降,有望成为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
2013, 31(8):579-58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尿β痕迹蛋白(β-TP)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 方法:分别选择本院心脏手术后发生AKI患者26例、未发生AKI患者30例,收集术前及术后1、2、4、8、12、24、48 h尿液标本,分别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β-TP水平,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Cr)水平。 结果:发生AKI患者在心脏手术后1 h尿β-TP水平的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为14.04(4.92,19.31)mg/L,高于术前水平[2.82(0.69,5.27)mg/L,P<0.01,并达高值,术后2~48 h逐渐回落;发生AKI组术后1、2、4、8 h尿β-TP水平[14.04(4.92,19.31)、10.86(3.15,16.39)、8.68(2.27,13.91)、6.31(2.18,9.53)mg/L]高于未发生AKI组[3.37(0.78,7.24)、3.79(1.06,8.28)、4.58(0.92,8.03)、2.94(0.61,5.46) mg/L,U分别为624.50、348.00、596.50、475.00,P均<0.01;发生AKI组术后24 h血清Cr升高达峰值,术后1 h尿β-TP与术后24 h血清Cr呈正相关(r=0.664,P<0.01);术后1 h尿β-TP诊断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可信区间为0.702~0.979,当以8.53 mg/L为诊断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7%和83.3%。 结论:心脏手术后发生AKI患者术后1 h尿β-TP水平即达高值,尿β-TP可作为诊断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参考指标。
杨海燕 , 刘波 , 赵绍林 , 杨晋 , 郑萍 , 吴惠毅
2013, 31(8):582-58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α1酸性糖蛋白(α1-AG)的临床意义。 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83例肝癌、32例肝硬化患者及70例健康人血清SAA、α1-AG水平,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AFP,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肝癌组、肝硬化组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SAA水平[M(P25,P75)]分别为16.3(9.03,23.05)、3.20(3.05,3.64)、3.65(2.60,5.50)mg/L,α1-AG水平[M(P25,P75)]分别为0.80(0.53,1.00)、0.39(0.28,0.54)、0.62(0.50,0.80) g/L。肝癌组血清SAA、α1-AG较肝硬化组、健康人对照组高(P<0.05),肝硬化组血清α1-AG水平低于健康人对照组(P<0.01)。肝癌患者血清SAA与α1-AG呈正相关,r=0.493(P<0.05),与血清AFP不相关,r=0.101(P>0.05)。 结论:肝癌患者血清SAA、α1-AG水平升高。
徐娟 , 黄珮珺 , 潘世扬 , 史新惠 , 娄鉴芳 , 黄蕾 , 徐婷 , 孙瑞红 , 刘园 , 王芳
2013, 31(8):584-58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卵巢癌(O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oll样受体1(Toll-like receptors 1,TLR1)、TLR2及TLR6信号通路活化后前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研究其在OC发病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纳入OC患者、女性妇科良性疾病(BC)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女性(NC)各13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并用TLRs的相应配体刺激PBMC,用CBA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前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MyD88、TRAF6、TANK、NF-κB和P-NF-κB的表达水平。 结果:OC组、BC组、NC组未加配体刺激前,PBMC中IL-1β、IL-6、IL-8、TNF-α分泌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经配体刺激PBMC相比,OC组PBMC经TLR1配体Pam3CSK4刺激24 h后,IL-1β分泌水平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7,P<0.05);TLR2配体HKLM刺激24 h后,OC组IL-1β、TNF-α分泌水平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391和-3.564,P均<0.05);相较于未经配体刺激时,BC组、NC组的PBMC在相应TLRs配体刺激后,IL-1β、IL-6、IL-8、TNF-α分泌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OC患者PBMC经Pam3CSK4、HKLM、FSL-1刺激后,TLRs信号通路蛋白MyD88、TRAF6、TANK及P-NF-κB表达上调。 结论:OC患者PBMC中TLR1、TLR2、TLR6经相应配体刺激后可活化TLR信号通路,并诱导前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分泌水平增加,在O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2013, 31(8):588-591.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人膜联蛋白A4(AnnexinA4,ANXA4)对肝癌细胞株MHCC97H黏附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化学合成针对ANXA4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NA干扰后ANXA4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黏附实验检测ANXA4表达下降对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RT-PCR检测RNA干扰后黏附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结果: 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经siRNA干扰后,ANXA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黏附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的0.293±0.019和Mock组的0.305±0.018相比,实验组为0.234±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TGA5、ITGB1、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下调,ICAM1、CD44、OPN 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ANXA4可能通过调节黏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细胞的黏附能力,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进程。
张葵 , 陈娟 , 魏红霞 , 李雷 , 宋宏岩 , 顾光煜 , 丁福霖 , 钱世宁
2013, 31(8):592-595.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D 葡萄糖及转录因子USF1、USF2对载脂蛋白A5(apo A5)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原代肝癌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D-葡萄糖(0、5、25 mmol/L)与人原代肝癌细胞作用48 h,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人原代肝癌细胞apo A5、USF1和USF2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技术分析USF1/USF2与apo A5启动子的结合情况。 结果:D-葡萄糖呈浓度依赖性增加apo A5基因表达,D-葡萄糖不改变USF1、USF2 mRNA与蛋白质在人原代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0.05);ChIP结果证实,D-葡萄糖可增加转录因子USF1/USF2与apo A5启动子的结合(P<0.05)。 结论:在D-葡萄糖作用下,转录因子USF1/2可在转录水平调节人原代肝癌细胞中apo A5表达。
2013, 31(8):596-598.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TPX2基因经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RNA interference, siRNA)作用后对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的侵袭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TPX2-siRNA(siTPX2)转染EC9706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用western blot检测siRNA干扰效率,Boyden chamber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有效转染siTPX2 72 h后,siRNA干扰组TPX2蛋白表达水平为0.39±0.12,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01和阴性对照组0.98±0.11,P<0.05;Boyden chamber法检测结果,siRNA干扰组穿膜细胞数为45.30±8.08,少于空白对照组129.40±10.58和阴性对照组121.90±7.83,t分别为8.17和7.90,P<0.05;siRNA干扰组细胞侵袭抑制率为(71.42±9.1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5.65±3.55)%,t=14.256,P<0.01。TUNEL结果表明,干扰组细胞凋亡指数为18.28±0.35,高于空白对照组4.07±0.26和阴性对照组4.13±0.22,t分别为60.61和53.32,P<0.01。 结论:siRNA可以有效抑制EC9706细胞侵袭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有望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途径。
2013, 31(8):599-602.
摘要:摘要: 树突状细胞(DCs)表面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 结合非整合素(SIGN)主要分布在DCs表面,通过依赖Ca2+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区域(CRD)识别与结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DCs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捕获,在HIV、HCV、登革热病毒(DENV)以及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等的感染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DC-SIGN与病毒感染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3, 31(8):603-611.
摘要:摘要: 缺血性脑卒中由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致,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征。由于其形成机制复杂及现有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有限,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核糖核酸分子,进化上高度保守。在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脑缺血的条件下,miRNAs表达谱发生异常改变,多种miRNAs参与调节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是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诊断、病情监测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2013, 31(8):606-608.
摘要:摘要: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人体内一种糖蛋白类激素,由α、β链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hCG存在于多个器官中,主要包括规则hCG(R-hCG)、高糖基化hCG(H-hCG)、H-hCG游离β链3种变异体。在整个孕期中,hCG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维持胎盘绒毛膜的血供和胎儿的营养供给,二是促进绒毛膜合胞滋养层细胞的融合。总hCG和3种hCG变异体的检测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早孕检查、唐氏综合症风险预测及先兆子痫、妊娠滋养层疾病、胎盘部位滋养层肿瘤、睾丸畸胎瘤、其他肿瘤的实验诊断等。目前,总hCG和3种hCG变异体检测的标准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面临许多问题,亟需研制新的hCG标准物质。
2013, 31(8):609-611.
摘要:摘要: 传统质量控制方法主要监测分析过程,而质量指标可衡量检验全过程所有步骤满足要求的程度,弥补前者的不足。临床实验室建立和应用质量指标监测检测质量也是国际和国家评审的要求。缺乏一致化的质量指标体系限制了数据的可比性,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质量指标体系,并在全国实验室统一实施和采集数据,以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检测性能的质量指标相应的质量规范。质量指标可通过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形式,长期纵向和横向监测实验室检验全过程的性能。质量指标应同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王林 , 李会 , 刘章玲 , 祖白玲 , 黄峥兰 , 向华 , 冯文莉
2013, 31(8):612-616.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表达融合蛋白SH2-caspase 8的重组腺病毒AdE-SH2-caspase 8-HA-GFP(SC)对BCR/ABL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重组的腺病毒SC转染K562细胞(SC组),分别设突变AdE-SH2m-caspase 8-HA-GFP(SmC)组、病毒空载体AdEGFP(CMV)组和PBS对照组。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病毒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瑞氏染色后的细胞形态,FCM和DNA梯度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FCM和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重组腺病毒在K562细胞中的转染效率较高;融合蛋白SH2-caspase 8-HA和SH2m-caspase 8-HA可在K562细胞中表达;瑞氏染色后SC组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FCM检测结果表明, SC组与SmC组、CMV组和PBS组相比较,其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高(t分别为6.945、19.083和16.470,P均<0.05),DNA梯度电泳检测结果发现SC组和SmC组可出现细胞凋亡特异性的梯度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C组和SmC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PARP活化片段的表达水平升高。 结论:重组腺病毒SC表达的SH2-caspase 8融合蛋白能明显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
张强 , 史惠 , 黄锋 , 王梅 , 钱晖 , 朱伟 , 许文荣
2013, 31(8):617-62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人胃癌细胞株HGC-27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 方法:体外用IL-6刺激培养HGC 27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标志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IL-6处理前后HGC-27细胞迁移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变化。 结果:IL-6能诱导HGC-27细胞向间质细胞样形态转化,多数细胞表现为类似成纤维状,部分细胞呈明显的梭形;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IL-6作用于HGC-27细胞后E-cadherin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而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则显著增强(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IL-6作用HGC-27细胞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而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均<0.05);Transwell实验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IL-6作用后HGC-27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能力均增强(P均<0.01)。 结论:IL-6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EMT和进一步恶化的潜能。
2013, 31(8):621-624.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浙江部分地区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浙江省杭州、宁波、嘉兴、衢州、绍兴5个地区2010~2012年临床分离的沙门菌94株,对其进行血清分型、K-B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用二重PCR法检测毒力岛基因invA和毒力质粒基因spvB,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用多位点序列分型软件Dna SP version 5.0对7个管家基因进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结果:94株沙门菌共测出18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29株(30.9%),鼠伤寒沙门菌27株(28.7%),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0株(10.6%),纽波特沙门菌和伊鲁慕沙门菌各5株(5.3%),猪霍乱沙门菌4株(4.3%),伤寒沙门菌和婴儿沙门菌各2株(2.1%),其余10种血清型均各分离到1株。94株沙门菌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47株(50.0%),耐药率最低的为头孢吡肟1株(1.1%);非耐药菌株占所有菌株的46.8%(44/94)。毒力岛基因invA和毒力质粒基因spvB阳性率分别为97.9%(92/94)和45.7%(43/94)。94株沙门菌经MLST分析分为24种ST型,以ST11型菌株最多,占29.8%(28/94);上报网站http://mlst.ucc.ie/mlst/新ST型5型,分别为ST1746、ST1747、ST1748、ST1749和ST1750。 结论:浙江5个地区临床分离的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质粒毒力基因spvB在这两种主要血清型中有较多的分布。94株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尚好,非耐药株数量接近半数。血清分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存在一定的联系。
王立朋 , 何云燕 , 严立 , 王慧娟 , 梁树梅 , 夏云
2013, 31(8):625-628.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的相关耐药机制。 方法:对临床分离到的10株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及质粒DNA,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23S rRNA的V583区片段、编码核糖体蛋白的L3、L4基因片段及cfr基因片段。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与标准菌株ATCC 29212进行比对,分析有无突变点。 结果:10株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均PCR扩增出V583区、L3、L4目的基因,测序未检测到23S rRNA的V583区域发生点突变G2576T以及L3、L4基因突变所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10株细菌均未检测到cfr基因。 结论:我院分离的肠球菌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机制G2576T突变,L3、L4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及多重耐药基因cfr基因的存在,推断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仍存在未知的耐药机制。
2013, 31(8):628-628.
摘要:
2013, 31(8):629-631.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不同种族间CYP2C19代谢型的分布。 方法:用基因芯片法检测140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比较分析不同种族间的CYP2C19代谢型分布。 结果:在140例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1/*1基因型(636GG,681GG)62例(44.3%),*1/*2基因型(636GG,681GA)57例(40.7%)〖JP〗,*1/*3基因型(636GA,681GG)8例(5.7%),*2/*2 基因型(636GG,681AA)10例(7.1%),*3/*3基因型(636AA,681GG)0例,*2/*3基因型(636GA,681GA)3例(2.1%);快代谢型62例(44.3 %),中代谢型65例(46.4%),慢代谢型13例(9.3 %)。CYP2C19代谢型(快、中、慢代谢型)与美洲印第安人、高加索血统种人、黑白混血人种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6.78, 24.45,12.29,P均<0.05),与非洲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P>0.05)。 结论: 重庆地区汉族人群CYP2C19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与其他种族比较,代谢型分布有差异。
徐全中 , 张秀明 , 温冬梅 , 吴剑杨 , 李曼 , 索明环 , 萧金丽 , 阚丽娟 , 庞嘉林
2013, 31(8):632-633.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广东中山地区健康成人HbA1c水平,观察不同性别、年龄HbA1c的差异。 方法:4 126例健康成人分为男、女两组,每组按年龄分别分为18~30岁、31~44岁、45~59岁、≥60岁组,检测全血HbA1c水平。 结果:与18~30岁男性比较,31~44岁、45~59岁、≥60岁男性HbA1c水平升高(t=7.89、14.39、21.01,P均<0.05);与31~44岁男性比较,45~59岁、≥60岁男性HbA1c水平升高(t=10.19、20.41,P均<0.05);与45~59岁男性比较,≥60岁男性HbA1c水平升高(t=11.58,P<0.05)。与18~30岁女性比较,31~44岁、45~59岁、≥60岁女性HbA1c水平升高(t=6.59、11.58、12.26,P均<0.05);与31~44岁女性比较,45~59岁、≥60岁女性HbA1c水平升高(t=6.17、8.21,P均<0.05);与45~59岁女性比较,≥60岁女性HbA1c水平升高(t=3.86,P<0.05)。各组人群男、女性别间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038、0.040、0.000、0.066,P均>0.05)。 结论:健康成人HbA1c水平与性别无关,随年龄增大呈增高趋势。
2013, 31(8):638-639.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1例特殊α-珠蛋白基因结构合并东南亚缺失的α-地贫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方法:用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该患者Hb含量,裂口PCR(gap-PCR)法检测缺失型α-地贫基因,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DB)检测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和β-地贫基因突变。 结果:Hb电泳结果显示,该患者HbA含量为93.43%,HbA2为6.57%;缺失性α-地贫的电泳结果出现1 900、1 700、1 200 3条罕见条带;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检测未发现HbCS、HbWS、HbQS突变;β-地贫基因突变为β41-42M/βN基因型。 结论: 该患者为α-珠蛋白基因结构(α2-α2α1)合并东南亚缺失导致的非Hb H病,且存在β 地贫,临床症状不明显。
2013, 31(8):640-640.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