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 CIM和Carba NP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产碳青霉烯酶比较

      2016(4):241-243.

      摘要 (12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碳青霉烯类抑制法(carbapenem inactivation method,CIM)和Carba NP对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表型的筛选能力。 方法:选取河北省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库(Hebei Provincial Bank for Medical Culture Collections,HBMCC)保存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46株,分别用CIM和Carba NP法检测碳青霉烯酶活性,采用PCR方法检测VIM-1、KPC-2、IMP-4、NDM-1基因。 结果:14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11株Carba NP阳性,阳性率为7.5%(11/146);13株CIM阳性,阳性率为8.9%(13/146)。9株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阳性,其中6株VIM-1阳性,1株VIM-1和IMP-4同时阳性,2株KPC-2阳性;碳青霉烯酶编码基因阳性的菌株Carba NP和CIM均阳性;5株基因检测阴性菌株中1株仅Carba NP阳性,3株仅CIM阳性,1株Carba NP和CIM均阳性。 结论:CIM能够准确快速筛选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活性,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表型筛选方法。

    • 影响内标双重PCR靶模板检测灵敏度的因素分析

      2016(4):244-246.

      摘要 (13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在内标双重PCR系统中寻找影响靶模板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并比较不同检测体系的灵敏度。 方法:针对HBV基因设计普通引物对和中部同序引物对,比较引物二聚体(PD)含量;控制内标基因的Ct值约为30,调整内标引物浓度为10、8、5、2、1 μmol/L,比较不同体系的检测灵敏度;控制内标引物的用量不变,分别测定内标基因Ct值在15、20、25、30时的靶模板检测灵敏度。 结果:中部同序引物PD的Ct值在35以上,普通引物对PD的Ct值在30~33之间;10、8、5、2、1 μmol/L浓度的内标引物需要内标模板的浓度分别为5×104、5×104、5×104、5×105、5×107 IU/mL;不同内标引物用量检测灵敏度均为5×103 IU/mL,仅使用中部同序引物的单重PCR检测灵敏度为5×102 IU/mL;内标Ct值在15、20、25、30时靶模板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5×105、5×104、5×103、5×103 IU/mL。 结论: 在双重PCR检测体系中,对靶模板检测灵敏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内标的模板量,仅使用中部同序引物对的单重PCR具有最高的灵敏度。

    • >临床实验研究
    • 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中循环mi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6(4):247-250.

      摘要 (6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中循环miRNA在精神分裂症SZ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90例SZ患者作为疾病组, 90例双相情感障碍(BPAD)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9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白细胞中8个miRNA(miR-31-5p、miR-99b-5p、miR-107、miR-134-5p、miR-487b-3p、miR-181b-3p、miR-431-5p和miR-433-5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差异表达的miRNA;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建立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并分析其诊断价值。 结果:SZ患者存在6个显著低表达的miRNA,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miR-31-5p:0.931,miR-487b-3p:0.887,miR-99b-5p:0.869,miR-431-3p:0.763,miR-134-3p:0.756,miR-107:0.721;在ANN模型中,最优模型的AUCROC为0.960,敏感性86.7%,特异性95.6%。 结论:白细胞中6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作为SZ诊断的非侵袭性生物学标志物,而ANN诊断模型可以提高miRNA对SZ的诊断价值。

    • 转录因子Twist 1和PPARγ在3T3-L1细胞中的作用及调控关系

      2016(4):251-255.

      摘要 (10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 1和PPARγ在3T3-L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基因调控的关系。 方法:体外培养3T3-L1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3T3-L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Twist 1和PPARγ在诱导分化第0、2、4、8、12天时的表达水平;采用PPARγ激动剂匹格列酮和抑制剂T0070907分别处理3T3-L1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Twist 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靶向干扰和过表达Twist 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3T3-L1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油红O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Twist 1表达变化对诱导分化进程及对PPARγ的影响。 结果:随着3T3L1细胞诱导分化时间的延长,PPARγ和Twist 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分别自诱导分化第2天(t=2.78, P<0.05)和第4天上调显著(t=2.13, 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匹格列酮和T0070907作用3T3-L1细胞24 h后Twist 1和PPARγ均表达下调;干扰和过表达Twist 1基因不影响3T3-L1诱导分化进程,但干扰Twist 1基因能够下调PPARγ的表达(P<0.05),且过表达Twist 1能够上调PPARγ的表达(P<0.05)。结论:在3T3-L1细胞中Twist 1和PPARγ存在正向相互调控关系。

    • 脑脊液肝素结合蛋白和降钙素原在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2016(4):256-259.

      摘要 (134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脑脊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和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性颅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8月在湘雅二医院住院的颅内感染患者64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23例)、病毒性感染组(16例)、结核性感染组(14例)、隐球菌性感染组(11例),同时选择33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WBC)<10×106/L的非颅内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统计分析患者脑脊液中WBC、总蛋白(TP)、葡萄糖(Glu)、HBP和PCT水平。 结果:细菌性感染组脑脊液HBP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隐球菌性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05),PCT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结核性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05)。脑脊液HBP、WBC、TP和PCT水平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0.694、0.703、0.711;当cutoff值分别为24.2 ng/mL、82.0×106/L、788.6 mg/L、0.125 ng/mL时,敏感性分别为73.9%、73.9%、65.2%、43.5%,特异性分别为87.8%、58.5%、70.7%、90.2%。 结论:脑脊液HBP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的指标,在鉴别细菌性颅内感染与病毒性颅内感染时价值更高;而脑脊液PCT诊断细菌性颅内感染的价值与脑脊液WBC等传统指标相比优势不明显。

    •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 TH17细胞及IL-17在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4):260-263.

      摘要 (8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在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APS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水平与PAP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抗心凝脂抗体(aCL)、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和狼疮抗凝物(LA)]的关系。结果:PAPS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为(1.98±0.78)%,血浆IL-17水平为(60.72±18.71) p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且T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1)。PAPS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患者aCL、抗β2GPⅠ抗体和LA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近期(≥3月)无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的PAPS患者相比,新近(≤1月)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患者血浆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静脉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TH17细胞及IL17与PAPS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提示TH17细胞及IL-17参与了PAPS脉管症状的发病机制。

    •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H19对乳腺癌的潜在诊断价值

      2016(4):264-267.

      摘要 (16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的潜在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24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97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86例体检健康者血浆中H19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浆H19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检测血浆中CA153和CEA的水平,对血浆H19、CA153和CEA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评估血浆H19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H19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Z=-2.371,P=0.018);乳腺癌组血浆H19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U=411,P<0.01)和体检健康组(U=2 138,P<0.01);乳腺癌患者血浆中H19表达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血浆H19单独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82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7%和86.4%,其对乳腺癌诊断效能明显高于CA153(AUCROC=0.661)和CEA(AUCROC=0.524),且H19、CA153和CEA联合诊断价值(AUCROC=0.853)亦高于单独检测。 结论:血浆中高表达的H19可能为乳腺癌诊断的一个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患者PLA2G6基因的突变检测

      2016(4):268-272.

      摘要 (17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辅助临床确诊1例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fantile neuroaxonal dystrophy,INAD)家系,为患者家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INAD致病基因PLA2G6编码序列并进行测序。对发现的突变位点在对照人群中进行验证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先证者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发育及运动能力落后,头颅MRI显示小脑萎缩。测序结果发现患者PLA2G6基因存在复合性杂合突变,分别为父源性的c.668C>T(p.Pro223Leu)和母源性的c.1534T> A(p.Phe512Ile)突变,且二者在对照人群中未检测到。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两种突变均为致病性突变,可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氨基酸亲水性改变。结论:发现PLA2G6基因的新突变位点c.1534T> A,该突变可与已知致病突变c.668C>T共同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NAD的发生。

    • 趋化因子配体5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2在急性白血病髓外浸润中的表达和意义

      2016(4):273-276.

      摘要 (9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 观察趋化因子配体5(CXCL5)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2(CXCR2)在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浸润(EI)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60例初治成人AL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1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19例,骨穿取骨髓,ELISA 法测定骨髓液中CXCL5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CXCR2 的相对荧光强度,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 结果:AL组、对照组的骨髓液CXCL5浓度[M(Q)]分别为3 173.93(1 392.22)pg/mL、349.88(178.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5),CXCR2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 71.03(32.94)、19.68(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5);伴有EI与无EI的骨髓CXCL5表达水平分别为3 687.81(885.05)pg/mL、2 305.32(781.8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P<0.05),骨髓细胞CXCR2相对荧光强度分别为80.72(21.11)、50.37(1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P<0.05);但AML组与ALL组的患者骨髓CXCL5/CXCR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的化疗可以使AL患者获得完全缓解,使骨髓CXCL5、CXCR2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但在表达水平与完全缓解率方面,AML组与A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骨髓液CXCL5浓度和骨髓细胞CXCR2的表达呈正相关(r=0.809,P=0.000);同时,骨髓CXCL5、CXCR2的表达与骨髓幼稚细胞百分比、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P均<0.05);与年龄、外周血小板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 结论:AL患者的骨髓CXCL5、CXCR2表达均上调,在伴有EI的患者尤为明显,CXCL5、CXCR2轴的高表达可用于预测急性白血病的EI。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35的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

      2016(4):277-280.

      摘要 (13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35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确诊RA患者118例,分为活动期组62例和缓解期组56例。同时选取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RA患者及对照者血清IL-35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35亚基EBI3和P35 mRNA表达水平。分析血清IL-35水平与DAS28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关节肿胀数(SJC)和关节压痛数(TJC)等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RA患者血清中IL-35浓度(38.09±16.90)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82.25±15.82) pg/mL,P<0.01)]和缓解期组[(72.96±11.74) pg/mL,P<0.01)];依据DAS28评分将活动期组RA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清IL-35水平(pg/mL)在3组中依次降低(轻度60.95±7.31,中度39.68±9.51,重度28.02±9.16),轻度组与中度或重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SJC、CRP和DAS28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与ESR、TJC、RF无相关性。PBMC中P35mRNA在RA活动期组中显著降低,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缓解期组(0.47±0.18 vs 1.91±1.12&1.82±0.53,P<0.01),但EBI3 mRNA在活动期组(1.62±0.68)、缓解期组(1.48±0.77)及对照组(1.86±1.21)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组RA患者血清IL-35水平显著下降,且伴随P35 mRNA水平下降,并与RA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可作为RA疾病活动度评价的潜在指标。

    • 癌症恶病质贫血患者血象和骨髓象特征分析

      2016(4):281-283.

      摘要 (15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癌症恶病质贫血患者的血象与骨髓象特征。 方法:对20例癌症恶病质贫血患者进行血细胞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和骨髓活检,分析血象和骨髓象改变特点。 结果:20例患者血象以轻度贫血为主,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正常或轻度异常,锯齿状红细胞则增多明显,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多为轻度减低。骨髓穿刺液呈不同程度的胶冻样外观,变性成分松脆而不易涂片,镜下WrightGiemsa染色为圆泡状或条片状浅(紫)红色匀质性物质,部分匀质区域无有核细胞;造血细胞增生均为明显减低,其中4例检出小簇癌细胞。14例骨髓活检获取的组织均缺乏坚固的圆条形软组织,切片上有核细胞极少,造血主质区为多少不一的匀质性变性成分。 结论:癌症恶病质贫血有不同于其他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特征,对进一步认识其病理生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综述
    • COX-2/PGE2与肿瘤相关免疫细胞

      2016(4):284-286.

      摘要 (224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肿瘤可过表达环氧合酶-2(COX-2)及其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2(PGE2),后者是一种可引发炎症和癌症的生物活性脂质。PGE2通过4个不同的G蛋白耦联受体(EP1、EP2、EP3和EP4)激活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而EP2、EP4受体是介导PGE2抗炎和抑制免疫活性的主要分子。COX-2/PGE2在肿瘤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癌细胞和反应性基质,并以多种机制抑制肿瘤免疫。COX-2/PGE2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及其他负性免疫信号通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调节关系,通过联合阻断COX-2/PGE2及其他靶点可起到协同抗肿瘤作用。

    • 血清补体C1q及其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2016(4):287-289.

      摘要 (249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补体C1q是补体经典途径的始动分子,在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调控炎性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补体C1q亦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血清补体C1q及其相关抗体的检测对高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血清补体C1q及抗C1q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作一综述。

    • 自噬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2016(4):290-292.

      摘要 (6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自噬与胃癌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自噬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自噬参与了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过程,进而影响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研究还发现,通过抑制自噬可以有效地解决胃癌化疗过程中的耐药性问题,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外,自噬相关分子可用于胃癌预后的监测,有望成为新的预后指标。该文就自噬在胃癌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将自噬与胃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念珠菌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2016(4):293-295.

      摘要 (5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念珠菌(Candida)分型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利工具。由最初的电泳技术发展到目前的质谱分析及精确的测序分析,使得念珠菌的分型越来越简便、精确。该文综述了念珠菌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 >专题笔谈
    • 2015年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的介绍

      2016(4):296-299.

      摘要 (17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 基于专家共识于2015年发表的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对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具有广泛认同性和权威性。其目的是在当前血液形态学检查普遍与血液分析仪筛查相结合,并常跨实验室甚至跨地区进行的形势下,提供一个关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异常的命名和分级标准以及细胞简要描述的指南,以利于各实验室在手工显微镜检查时可靠评价并一致地报告这些血细胞异常。由于该建议较长,该文就其主要内容,尤其是报告方式作一简要介绍。

    • >质量管理研究
    • 北京市49家三级医院医学实验室酶学检验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分析

      2016(4):300-304.

      摘要 (12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用“自上而下(topdown)”方法评定北京市49家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常规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鉴别并分析其主要来源。 方法:应用“topdown”方法,通过酶学参考测量程序赋值的人血清和实验室室内质控数据评估酶学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以常规实验室重复测量赋值血清10次数据评估偏移引入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crel(bias)];以连续3个月实验室室内质控统计数据评定实验室内复现性引入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urel(RW)];再通过ucrel(bias)和urel(RW)计算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rel)和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rel)。 结果: 49家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显示:对于CK、LDH、GGT 3个指标,在合成ucrel(bias)的3个分量中,测量平均值与赋值血清定值的相对偏移量值(urel)是ucrel(bias)的主要来源。3个指标ucrel(bias)引入的不确定度均大于urel(RW)引入的不确定度;ucrel(bias)的离散度亦明显大于urel(RW);并依CK、LDH、GGT次序顺序增大。CK、LDH、GGT指标urel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8.72%(6.08%,12.26%)、9.45%(6.66%,16.68%)、9.90%(6.28%,21.29%);若修正偏移,urel将会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4.77%(3.84,7.41%)、5.50%(4.06%,7.35%)、4.68%(3.56%,6.31%)。检测系统分组数据显示:依组成分组,其组间平均bre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据校准品分组,LDH、GGT指标组间平均bre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brel是实验室主要不确定度来源;使用某厂家校准品或不使用校准品的分析系统是产生偏移的主要因素。统一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是改善酶学检验结果实验室间可比性的方式。

    • 临床实验室电子化记录管理软件模块的建立与应用

      2016(4):305-306.

      摘要 (15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开发临床实验室电子化记录管理软件模块,实现质量和技术记录的信息化管理。 方法:利用ASP.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搭建Web平台,基于平台功能开发记录管理模块。 结果:系统利用电子表格填写和管理记录,授权角色设定表格信息和记录项信息两步法建立电子表格;表格列表页面分类列出各部门所有表格,支持快速查找表格;填写记录分为单次和多次完成,多次完成的记录在表格方式查看记录时继续填写;摘要方式查看表格的所有记录,表格方式查看单条记录的详细信息;使用该模块后,科室每年节约记录管理成本合计近3万元,杜绝每月约15条不规范记录,编制表格由原来约30 min缩短至8 min,查阅记录由原来约15 min缩短至1 min。 结论:该模块实现了质量和技术记录的信息化管理,表格编制简单,记录填写规范、查阅便捷,比其他方式工作量更少、成本更低。

    • >调查研究
    • 2013-2015年浙江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调查

      2016(4):307-311.

      摘要 (18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调查2013-2015年浙江地区哨点医院监测的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征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对2013-2015年浙江地区8家哨点医院纳入的符合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调查,采集研究对象呼吸道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8家哨点医院共纳入7 60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实验室确诊新型甲型H1N1流感779例(10.2%),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位年龄为51岁,115例(33.6%)患有至少1种慢性基础性疾病,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哮喘比例(2.6%)高于流感病毒阴性患者(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6,P<0.01)。新型甲型H1N1流感中恶心、呕吐所占比例高于流感病毒阴性患者,排痰性咳嗽、腹泻所占比例低于流感病毒阴性患者。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流感病毒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浙江地区人感染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期为每年的冬春季节,其他时间呈散发。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症状与非流感患者相比较无特异表现。

    • 南京地区未成年人群PT/INR和APTT参考区间的建立

      2016(4):312-314.

      摘要 (13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仪的南京地区未成年人群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参考区间。 方法: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南京地区1 032例体检健康的未成年人PT、INR和APTT,建立参考区间。 结果:不同性别未成年人群PT、INR和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T、INR和APTT在婴儿组、幼儿组和学龄前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为≤6岁组,参考区间分别为10.67~12.97 s、0.93~1.13和22.59~38.22 s。PT、INR和APTT在学龄组和青少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合并为>6岁~18岁组,参考区间分别为10.76~13.20 s、0.94~1.15和20.11~35.47 s。 结论:未成年人群与成年人的PT、INR和APTT参考区间有差异,实验室必须建立针对未成年人群的血凝项目参考区间。

    • >案例分析
    • VITEK MS质谱仪错误鉴定福氏志贺菌1例

      2016(4):315-320.

      摘要 (14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VITEK MS对1株从血培养分离的福氏志贺菌的鉴定能力。 方法:采用VITEK MS、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血清凝集试验及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采用VITEK MS分别对福氏志贺菌临床株、福氏志贺菌CMCC51572、大肠埃希菌ATCC8739进行质谱鉴定及蛋白质谱图比较分析。 结果:VITEK MS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可信度为99.9%;Vitek 2 Compact鉴定为志贺菌属,可信度为89.0%;血清学结果为福氏志贺菌3a型;16S rRNA基因测序为志贺菌、福氏志贺菌1a、福氏志贺菌2a、大肠埃希菌,序列同源性达97%以上;福氏志贺菌临床株、福氏志贺菌CMCC51572、大肠埃希菌ATCC8739的蛋白质谱图相似。 结论: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在基因角度上符合同一个种,VITEK MS不能区分志贺菌和大肠埃希菌,需要附加生化反应、科玛嘉尿道定位显色培养及血清学试验进行志贺菌的排除。

    • 老年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异常1例

      2016(4):317-318.

      摘要 (6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鉴定1例老年患者异常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是否是受血红蛋白变异体影响而引起。 方法:对患者血样进行基因测序明确血红蛋白变异体类型。 结果:患者血红蛋白β链基因正常,α链基因发生突变,在第27密码子发现GAG>AAG的点突变,血红蛋白基因型为αN/αShuangfeng,即患者血红蛋白α链第27位上的谷氨酸(Glu)被赖氨酸(Lys)所替代,确认为杂合子Hb shuangfeng。 结论:该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异常是受Hb Shuangfeng干扰而引起的。

    • 缺陷乏养菌致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2016(4):319-320.

      摘要 (18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苏ICP备12051282号-1
主管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出版单位:临床检验杂志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3620683 E-MAIL:lcjyzz@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