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801-805.
摘要:摘要:肺癌仍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是肺癌治疗的重大突破,但肺癌的晚期诊断和不良预后常导致治疗失败及癌症复发。外泌体(exosome)是直径约为30~120 nm,且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被的小膜囊泡。外泌体包含有起源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介导细胞间交流及调节肿瘤-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外泌体广泛存于人体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效用。该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关于外泌体中miRNA和蛋白质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外泌体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潜在生物学标志物的优点与局限性。
2019(11):806-809.
摘要:达比加群酯是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药代动力学可预测,不需常规监测,但在复杂临床情况下,实验室监测有助于评估达比加群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达比加群酯的主要实验项目有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蝰蛇毒凝血时间(ECT)、稀释的蝰蛇毒时间(dRVVT)、凝血酶时间(TT)和稀释凝血酶时间(dTT)等,其中APTT和dRVVT可作为出血风险的筛查手段,TT可用于识别血中达比加群的残留抗凝效应,ECT和dTT与血中达比加群浓度线性相关,可作为指导药物管理的有效手段。
2019(11):810-814.
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白血病复发是化疗和/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实现了白血病复发的预测,MRD指导的个体化治疗和干预降低了复发率、改善了移植预后。
2019(11):815-819.
摘要:多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可检出染色体易位及分子遗传学异常,部分遗传学异常对指导治疗和判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转录组测序等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揭示了ALL中一些新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本文针对ALL的分子诊断和分层进展做一概述。
2019(11):820-824.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抗类药物和免疫治疗等手段的广泛应用,患者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极差,平均生存不到两年。因此,精准的预后评估及危险度分层对于识别、管理高危患者,进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MM相关预后评估体系进行综述。
王甜 , 李颖 , 胡星 , 张环环 , 陈璐瑶 , 鲍晓晶 , 史进方 , 何军
2019(11):825-830.
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NK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KIR2DS1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并评价其性能。方法 以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患者共57对为研究对象,针对KIR2DS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及探针,构建TaqMan-MGB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对该实验方法的总符合率、重复性、灵敏度及仪器适用范围、技术人员再现性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以KIR-SSO基因定性分型法为金标准,通过对其中35例样本的检测,显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KIR2DS1基因阳性及阴性检测率均为100%。在重复性试验中,选取Ct值分别为高、中、低值3个样本的批内、批间CV(%)分别在0.09%~0.46%、0.71%~1.13%之间。该方法的灵敏度达102 copies/uL,且对拷贝数为102 copies /uL的3个样本进行5次重复试验的CV(%)分别为5.37%、2.71%、5.51%。仪器比对结果显示,参比仪器ABI-7500与实验仪器LC-480之间的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Y=0.9736X+0.118( R2=0.9619,R2>0.95)。两名技术人员对10个KIR2DS1基因阳性样本的再现性比对试验结果显示其偏倚(%)均<±5%。结论 建立了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检测KIR2DS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方法,为后续为研究各种功能性KIR基因mRNA表达水平奠定实验方法学的基础。
郭晗 , 张晓梅 , 杨静 , 张云聪 , 杨硕 , 赵扬玉 , 于晓波 , 张捷 , 乔蕊
2019(11):831-837.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正常妊娠过程和子痫前期(PE)血栓炎症性反应差异,为PE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策略改进提供工作基础。 方法:定制抗体芯片(覆盖大量细胞因子、止血相关蛋白质等)检测健康育龄女性、健康妊娠女性和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分析各组间差异蛋白质特征。 结果:健康妊娠组和健康育龄组有37种蛋白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健康育龄组,健康妊娠组有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趋化因子CCL2等16种蛋白质水平升高,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载脂蛋白F等21种水平降低;PE组和健康妊娠组有27种蛋白质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健康妊娠组,PE组有GM-CS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等16种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干扰素Ω1等11种水平降低。进一步综合分析健康育龄组、健康妊娠组和PE组血浆蛋白质发现,PE患者血浆蛋白质出现更复杂的变化,更多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和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更多控制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促进血栓形成和参与补体反应的蛋白质水平升高,肾素水平降低以及VEGFR2水平升高。 结论:PE存在着比与健康妊娠更严重的炎症反应、止血和血管内皮系统失衡,提示研究PE的血栓炎症反应将有助于改进PE的诊断和预防策略。
2019(11):838-841.
摘要:摘要:目的 研究D-二聚体监测非手术癌症住院患者在15 d内的静脉血栓风险。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非手术癌症患者397例,男236例,女161例,平均年龄(56±18)岁。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量表,将癌症患者分为中危组(3~4分)171例,高危组(≥5分)226例。采用法国梅里埃VIDAS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入组患者进行为期15d的随访,以VTE为事件终点。以M(P25~P75)表示试验数据,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D-二聚体的诊断性能。结果 高危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中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13306,P<0.001)。两组间的VT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1.85,P>0.05)。D-二聚体的临界值为1579 ng/ml时,预测癌症患者15d内VTE风险的敏感度为69.0%,特异度为57.1%,曲线下面积为0.694(95% CI:0.613~0.774)。D-二聚体≤1579 ng/ml患者与>1579 ng/ml患者比较,两组间的Caprini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 =16103.5,P=0.002);两组间的VTE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7.36,P>0.05)。在全部患者中,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临界值(≤1579 ng/ml)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1579 ng/ml)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显著增高(Log-rank χ2=7.729,P=0.005)。在中危组中,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比较,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显著增高(Log-rank χ2=7.156,P=0.007)。在高危组中,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低于临界值的患者与高于临界值的患者在15 d内的VTE累计概率无显著差异(Log-rank χ2=2.009,P=0.156)。结论 按照Caprini评分量表或D-二聚体临界值(1579 ng/ml)对中、高危癌症患者的VTE风险进行危险度分组,15 d内的VTE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D-二聚体能有效反映总体患者人群以及Caprini评分为中危患者的VTE累计概率的增加。
王志东 , 刘艳荣 , 王亚哲 , 韩伟 , 陈欢 , 陈瑶 , 王景枝 , 莫晓冬 , 张圆圆 , 闫晨华 , 孙于谦 , 陈育红 , 王昱 , 许兰平 , 张晓辉 , 刘开彦 , 黄晓军 , 常英军
2019(11):842-847.
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SCT)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移植前血液学缓解(HCR)状态对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到2016年6月317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HCR并接受Haplo-SCT的B-ALL患者,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前微小残留病(MRD)。结果 317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N)和血小板(PLT)的植入率分别为100%和99%。随访1161天后,患者II-IV和III-IV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GVHD分别是25%、7%和53%;3年非复发死亡(NRM)、累计复发率(CIR)、无病生存(LFS)以及总体生存(OS)分别为15%、15%、71%和74%。HCR伴外周血N和PLT恢复(CR)组、N未恢复(CRi)组和PLT未恢复(CRp)组的3年NRM(14% vs. 23% vs. 14%,P>0.05)、CIR(14% vs. 18% vs. 17%,P>0.05)以及LFS(73% vs. 59% vs. 69%,P>0.05)无统计学差异;CR组患者3年OS显著高于CRi组(76% vs. 59%,P=0.049),与CRp组无差异(76% vs. 77%,P=0.656)。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MRD阳性(HR 2.292,P=0.006)和慢性GVHD(HR 0.472,P=0.020)是影响CIR的因素。影响NRM的因素有血小板植入(HR 0.037,P<0.001)和III-IV度急性GVHD(HR 3.139,P<0.001)。影响LFS的因素有血小板植入(HR 0.068,P<0.001)和慢性GVHD(HR 0.403,P<0.001)。影响OS的因素有血小板植入(HR 0.043, P<0.001)和III-IV度急性GVHD(HR 2.054,P=0.035)。 结论 本研究提示影响接受Haplo-SCT的B-ALL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移植前MRD、血小板植入、III-IV度急性GVHD和慢性GVHD,但是移植前HCR不影响预后。
作者 强琬婷 , 罗添丞 , 卢静 , 贺婕 , 李璐 , 李荣 , 陈小梅 , 赵云阳 , 姜华 , 傅卫军 , 杜鹃
2019(11):848-852.
摘要:目的 观察血清游离轻链(sFL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6 月至 2016年 12 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 621 例初诊 MM 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sFLC κ、λ 的表达水平,分析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erum free light chain ratio,sFLCR)在 MM 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结果 初诊 MM 患者 621 例,其中 sFLCR正常组(0.26≤sFLCR≤1.65)42 例(6.8%),sFLCR 低组(0.01<sFLCR<0.26或1.65<sFLCR<100)247 例(39.8%),sFLCR 高组(sFLCR≤0.01或sFLCR≥100)332 例(53.4%)。 sFLCR 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患者初诊时血红蛋白降低,浆细胞比例、血肌酐值、β2 微球蛋白(β2?MG)均增高,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DS Ⅲ 期、ISS Ⅲ 期患者均增多(P 均<0.05)。 预后生存比较中,sFLCR 异常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较正常组患者缩短(58.7 月 vs 未达到,P = 0.043)。 Cox 预后风险回归示,sFLCR异常 和细胞遗传学高危均可作为MM 独立预后因素,且 sFLCR 高组合并细胞遗传学高危组患者预后更差,中位 OS 41.6 月,较合并细胞遗传学标危组患者中位 OS 61.4 月缩短(P= 0.015)。 结论 初诊时 sFLCR 异常的 MM 患者肿瘤负荷高、侵袭性强,其中伴有细胞遗传学高危的 MM 患者预后更差,sFLCR 可作为 MM 的独立预后因素。
2019(11):853-855.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等4项指标与肺癌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158例肺癌患者(NSCLC患者113例,SCLC患者45例)、53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TAT、TM、t-PAI-C、PIC水平,分别比较肺癌组、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肺癌组有无转移,以及肺癌患者手术前后4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肺癌组血浆TAT、TM、t-PAI-C、PIC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但肺良性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NSCLC患者血浆TAT、TM、t-PAI-C、PIC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SCLC患者血浆TAT、TM、PIC、t-PAI-C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肺癌转移组血浆TAT、TM、t-PAI-C、PI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或P<0.05),其中SCLC组有无转移组血浆t-PAI-C水平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肺癌手术后7~10天血浆TAT、TM、t-PAI-C、PIC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内皮损伤及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患者体内高凝状态容易并发血栓形成。检测血浆TAT、TM、t-PAI-C、PIC水平有助于评判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症的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赵天赐 , 王庚 , 连荷清 , 方喆君 , 王欣 , 陈倩 , 吴卫
2019(11):856-860.
摘要:目的 近年来,医学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得医学图像分析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利用医学成像设备进行筛查诊断的工作量巨大,并且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多,往往伴随着病人病理学的个体差异、医生长时间辛苦的阅片工作和医生的主观评价等缺点,导致假阳性率高,致使产生误诊。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巨大成功让医学图像实现计算机辅助筛查诊断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深度学习及其在细胞形态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深度学习在细胞形态学图像分析中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应对措施,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9(11):861-864.
摘要:醛固酮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重要筛查、诊断指标。目前国内外醛固酮实验室检测方法分为两大类:免疫法与质谱法。免疫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是当前醛固酮临床检测的主要方法,局限于抗体特异性,免疫法易受交叉反应干扰。质谱法具有高灵敏高特异的特点,被视为小分子激素类检测“金标准”,但前期成本高昂、技术人才要求高,目前醛固酮临床常规质谱检测仍处于初期阶段。免疫分析法检测醛固酮时不同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免疫分析法与质谱法检测醛固酮结果可比性不佳,准确测定醛固酮并推动醛固酮结果一致可比,是实验室辅助筛查、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该问题有赖于醛固酮测定标准化。目前醛固酮参考溯源体系不完整,缺乏参考测量程序、参考物质与完善的质量保证项目。灵敏准确的ID-LC/MS/MS能有效降低或避免交叉反应干扰,基于此技术建立参考方法,研制参考物质,完善醛固酮参考溯源体系,有望为临床醛固酮检测提供溯源参考,推进临床醛固酮测定标准化。
张晓康 , 荣伽玲 , 何思颖 , 梁宾 , 向阳 , 罗晶 , 李梦兰 , 马建鸿
2019(11):865-870.
摘要:目的 对一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家系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和遗传分析,探讨HCM致病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联系。方法 搜集该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提取先证者外周血DNA、羊水细胞DNA、经培养的羊水细胞DNA,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筛查先证者的致病基因位点,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验证HCM致病候选基因MYH7和MYBPC3的可疑致病突变序列,并检测羊水细胞潜在的致病突变。用遗传学数据资料和Mutation taster,PolyPhen-2,ANTHEPRO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突变进行致病性预测。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MYH7 c.1988G>A(p.Arg663His)和MYBPC3 c.151G>A (p.Ala51Thr)杂合突变,其父亲表型正常且未检出异常突变,其表型正常的母亲仅携带MYBPC3 c.151G>A杂合突变。胎儿仅存在MYH7 c.1988G>A杂合突变,而MYBPC3无异常变异。突变效应预测和蛋白质结构功能分析显示这2种错义突变分别影响蛋白质的疏水性和抗原性,且遗传学数据资料显示MYH7 c.1988G>A为明确致病性突变。结论 先证者MYH7 c.1988G>A为新发致病性突变或由于其父母为生殖嵌合所致,MYBPC3 c.151G>A突变可能促进HCM的发生。胎儿虽然仅携带MYH7 c.1988G>A,但其表型可能仍为HCM患者。
戴楠楠 , 张强 , 刘军锋 , 宗晓龙 , 贾克刚 , 杨思熙 , 刘运德
2019(11):871-875.
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 膜蛋白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关系。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靶血管支架植入段内径狭窄≥50%患者74例为再狭窄组(ISR组),内径狭窄<50%患者40例为不明显病变组,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志愿者125例为对照组。同期随访首次经PCI治疗的69例患者。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ISR组、不明显病变组、对照组单核细胞CX3CR1膜蛋白表达,并进行比较;进行ISR不同程度Gensini积分CX3CR1膜蛋白表达比较;ISR组单核细胞CX3CR1膜蛋白表达与有关变量的相关性分析;CX3CR1膜蛋白诊断ISR的ROC曲线分析以及PCI术后CX3CR1膜蛋白表达与远期ISR事件的Kaplan-Meier分析。结果 ISR组、不明显病变组、对照组单核细胞CX3CR1膜蛋白表达分别为12.0% (7.5%, 17.6%)、9.1% (4.9%, 12.5%)、7.2% (5.6%, 9.8%),Hc=26.5,
王旭 , 董歧 , 吕艳伟 , 赵霞 , 郑蓉 , 吴俊 , 邱爽 , 董辉苒 , 苏玉
2019(11):876-878.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期、不同年龄段孕妇体内维生素A(VA)的营养状态,为妊娠期合理补充维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产科规律产检的孕妇1840人,分别在其妊娠早、中、晚期三个时间段进行血液采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中VA水平。结果 孕妇体内VA水平在妊娠晚期下降明显,明显低于妊娠早期和中期(F=711.916,P<0.001),VA缺乏及边缘型缺乏率由妊娠早期的3.86%、妊娠中期的2.39%,增至妊娠晚期的18.48%。在妊娠早期,≤30岁孕妇其体内VA水平低于>30岁孕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6.290,P<0.001)。并且≤30岁孕妇在妊娠早期发生VA缺乏及边缘型缺乏的比例(4.79%)也高于>30岁孕妇(2.6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153,P=0.046)。结论 北京市昌平地区的孕妇在妊娠期间VA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以边缘型缺乏为主,VA增多比例非常低,妊娠晚期VA缺乏及边缘型缺乏率明显增加,需加强重视,对缺乏的状况进行及时纠正,以保障孕母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妊娠早期要加强对小于30岁孕妇血清VA营养水平的监测,指导其进行及时、合理的补充,加强孕前、孕早期营养保健知识的宣传。
2019(11):879-880.
摘要:目的 探讨避免α地中海贫血(地贫)缺失型纯合子基因诊断的误诊及分析方法。方法 对2例经常见类型地贫基因检测为α地贫缺失型纯合子的样本进一步行红细胞参数、血红蛋白电泳, Gap-PCR及DNA测序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1例样本经常见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为-α3.7/-α3.7,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分别为56.0 fL、16.4 pg,血红蛋白A2(Hb A2)1.1%,血红蛋白H(Hb H)5.1%,血红蛋白Bart’s(Hb Bart’s)0.5%,进一步行罕见缺失型α基因检测结果为--THAI/-α3.7;另1例采用PCR-RDB法检测常见地贫基因结果为--SEA/--SEA,其MCV、MCH和HbA2分别为65.7 fL、21.3 pg、2.0%,进一步经Gap-PCR法检测为--SEA/αα,DNA测序为IVS-II-119(-G, +CTCGGCCC)杂合突变。结论 对地贫基因诊断结果应结合红细胞参数和血红蛋白电泳,以及基因检测方法学局限性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需进一步行DNA测序,以避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