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指南与共识
    • 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管理专家共识

      2020(7):481-487.

      摘要 (1167) HTML (0) PDF 5.71 M (14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生儿疾病筛查生物样本管理专家共识

      2020(7):488-490.

      摘要 (458) HTML (0) PDF 2.04 M (8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新型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2020(7):491-493.

      摘要 (1922) HTML (0) PDF 2.85 M (9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大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刺突糖蛋白(S)的分子特征,为特效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全球共享禽流感数据库(GISAID)和GenBank数据库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27日我国大陆255株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S蛋白基因序列,利用MEGA6.0软件分析S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分子变异特征。结果?255株SARS-CoV-2的S蛋白氨基酸序列处于系统进化树的同一分支,同源性为96.8%~100%;bat-coronavirus-RaTG13病毒的S蛋白序列与255株SARS-CoV-2的氨基酸同源性为86.6%~93.4%。S蛋白6个关键位点和受体结合域(RBD)的3个关键位点均未发生变异,但4株病毒S蛋白的RBD域发生个别氨基酸突变。结论?中国大陆SARS-CoV-2 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但仍需密切监测其分子特征。

    •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 LC-MS/MS技术检测新生儿干血斑甲基丙二酸、同型半胱氨酸cut-off值的建立

      2020(7):494-497.

      摘要 (1089) HTML (0) PDF 2.34 M (1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联合检测(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检测新生儿干血斑甲基丙二酸(methylmalonic acid,MM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ut-off值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分娩的新生儿MS/MS筛查中C3、C3/C2和C3/C0任一指标偏高的正常干血斑样本作为阴性样本,同时收集通过尿气相色谱质谱结合循环酶法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初筛干血斑样本作为阳性样本,采用LC-MS/MS技术分别检测该两类样本中MMA和Hcy的浓度。应用百分位数法并结合ROC曲线分析确定使用LC-MS/MS技术检测MMA和Hcy的cut-off值。结果?共收集1 015例阴性样本和16例MMA患儿阳性样本,LC-MS/MS技术检测阳性样本的MMA和Hcy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样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MMA=8.5,UHcy=23.5,P均<0.05);MMA和Hcy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均为0.999,cut-off值分别为3.145 μmol/L和7.295 μmol/L,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9.5%和99.3%。结论?百分位数法结合ROC曲线法可用于确定本地区MMA患儿干血斑中MMA和Hcy的cut-off值,且本地区人群的MMA和Hcy cut-off值明显低于梅奥诊所提供的cut-off值。

    • >临床实验研究
    • 基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微血管侵犯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0(7):498-502.

      摘要 (887) HTML (0) PDF 3.12 M (8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检验数据,探寻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1 628例HBV相关性 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HBeAg(P<0.01)、AFP(P<0.01)、AFP-L3(P<0.01)、PT(P<0.01)和PLT(P<0.01)是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回归预测模型,Logistic(P)鉴别M0与高危MVI(M2)(M0 vs M2)时,其敏感性为73.7%,特异性为61.6%,准确性为66.6%,AUCROC(95%CI)为0.722(0.692,0.751)。结论?HBeAg、AFP、AFP-L3、PT、PLT是HBV相关性HCC发生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临床检验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对于预测HBV相关性HCC患者是否发生高危MVI(M2)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临床数据横断面研究

      2020(7):503-507.

      摘要 (1027) HTML (0) PDF 3.05 M (8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对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进行临床数据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稀释的蝰蛇毒时间(dilute Russell viper venom time,dRVVT)和硅土凝固时间(silica clot time,SCT)进行血浆狼疮抗凝物检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抗磷脂抗体数据和抗凝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LA阳性患者总体年龄为35(14~88)岁,其中男性为53(17~69)岁,女性为34(14~88)岁,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 658.5,P=0.002)。401例患者中包括结缔组织病182例(45.4%),病理妊娠及不孕症115例(28.7%),抗磷脂综合征44例(11.0%),静脉血栓栓塞症27例(6.7%),心脑血管疾病19例(4.7%),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全血细胞减少14例(3.5%);在341例结缔组织病、病理妊娠及不孕症和结缔组织病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34例;在46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9例。401例患者中,dRVVT和SCT均呈阳性者166例(41.4%),仅dRVVT阳性者149例(37.2%),仅SCT阳性者86例(21.4%);结缔组织病在上述3组每组中的所占比例率均为最高(分别为49.4%、39.6%和47.7%)。双阳性组、dRVVT(+)组和SCT(+)组的各项抗磷脂抗体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A阳性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特征差异,检测前应充分评估患者是否符合检测适应证,且应同时检测dRVVT和SCT以避免漏诊,此外,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必要时选择适合的采血时间进行复检。

    •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半乳糖凝集素-3、B型钠尿肽联合检测对预测慢性心力衰竭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0(7):508-512.

      摘要 (673) HTML (0) PDF 3.04 M (8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CHF患者131例为CHF组,选择同期体检且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无心力衰竭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ST2和Galectin-3的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NP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sST2、Galectin-3和BNP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记录CHF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评估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CHF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CHF组血清sST2、Galectin-3和BN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6.74、10.88,8.72,P<0.01),并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F分别为130.77、83.70、184.18,P<0.01),但LVEF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减少(F=17.25,P<0.01);CHF患者中MACE组sST2、Galectin-3和BN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t分别为9.43、8.08,9.79,P<0.01);sST2、Galectin-3和BNP预测CHF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91、0.853和0.881(P<0.05),三指标联合(sST2+Galectin-3+BNP)的AUCROC为0.910,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3.3%(P<0.05),其预测效能更高。结论?sST2、Galectin-3、BNP联合检测对评估CHF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MACE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4G/5G)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事件的风险概率

      2020(7):513-515.

      摘要 (2299) HTML (0) PDF 1.89 M (10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4G/5G)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为携带PAI-1(4G/5G)基因4G型的手术患者提供数据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收集1 494例行基因位点检测人群血液样本,使用荧光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AI-1(4G/5G) 基因位点,分析我国西北地区PAI-1(4G/5G)基因在体检健康者、剖腹产患者、烧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之间4G基因型的差异性。结果?336例体检健康者中5G5G(野生型)78例(23.21%),4G5G(杂合突变型)152例(45.24%),4G4G(纯合突变型)106例(31.55%)。401例剖腹产患者中5G5G(野生型)60例(14.96%),4G5G(杂合突变型)195例(48.63%),4G4G(纯合突变型)146例(36.41%)。603例烧伤患者中5G5G(野生型)100例(16.58%),4G5G(杂合突变型)295例(48.93%),4G4G(纯合突变型)208例(34.49%)。15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5G5G(野生型)21例(13.64%),4G5G(杂合突变型)81例(52.59%),4G4G(纯合突变型)52例(33.77%)。剖腹产患者、烧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PAI-1(4G/5G)基因4G型携带率与体检健康人群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追踪观察200例烧伤手术患者,患病后2个月内有139例(69.5%)发生深静脉血栓事件,4G4G基因型血栓事件为86.49%(64/74),4G5G基因型血栓事件为65.00%(52/82),5G5G基因型血栓事件为50.00%(23/46),不同基因型深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分析PAI-1(4G/5G)基因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以及发生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可预防或降低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脑卒中等的风险。

    • 血清lncRNA UBE2CP3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20(7):516-518.

      摘要 (490) HTML (0) PDF 2.00 M (6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中lncRNA泛素结合酶E2C(VBE2C)假基因3 (UBE2CP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9例健康人对照者、92例HCC患者以及23例HCC合并肝内外转移HCC患者的血清标本,另收集18例接受HCC根治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30 d的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血清中UBE2CP3的表达水平。结果?血清UBE2CP3在健康人对照组(12.90±4.96)、HCC未转移组(17.39±3.11)、HCC转移组(22.54±3.96)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9.23,P<0.01); UBE2CP3筛查HCC的ROC曲线面积(AUCROC)为0.794,95%CI为0.728~0.859,当cut-off值为14.035时,其敏感性为56.96%,特异性为90.35%;术后30 d HCC患者血清UBE2CP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4,P<0.01)。结论?血清lncRNA UBE2CP3对HCC的诊断、预后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38MAPK、NOD2及ROCK1表达及与肺动脉高压、炎症进展的相关性

      2020(7):519-522.

      摘要 (195) HTML (0) PDF 2.38 M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2(NOD2)及Rho激酶(ROCK1)的表达及其与肺动脉高压和炎症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AECOPD)作为AECOPD组,另收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并分为低危组(肺功能分级为Ⅰ~Ⅱ级,n=36)和高危组(肺功能分级为Ⅲ~Ⅳ级,n=24),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各组IL-1β、IL-6、IL-8、IL-18、TNF-α、CRP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p38MAPK、NOD2?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低危组、高危组和健康人对照组相比,AECOPD组肺动脉平均压、IL-1β、IL-6、IL-8、IL-18、TNF-α及CRP均显著升高,而FEV1、FEV1%及FVC均显著降低(P<0.05)。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低危组、高危组及AECOPD组p38MAPK?mRNA、NOD2?mRNA及ROCK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COPD患者p38MAPK?mRNA、NOD2?mRNA及ROCK1表达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而与肺动脉平均压、IL-1β、IL-6、IL-8、IL-18、TNF-α及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p38MAPK、NOD2及ROCK1参与了COPD患者炎症进展,并与患者肺功能高压、肺功能等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

    • >综述
    • 整合素β5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20(7):523-525.

      摘要 (880) HTML (0) PDF 1.93 M (1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整合素(integrin,ITG)是参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黏附及细胞内外双向信号转导的跨膜糖蛋白。整合素β5(integrin β5,ITGB5)作为整合素β亚基成员,在体内广泛表达,可在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下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证实,ITGB5在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黏附等过程,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下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癌症形成和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该文就ITGB5与肿瘤进展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检测研究进展

      2020(7):526-529.

      摘要 (469) HTML (0) PDF 2.26 M (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细菌/病毒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AECOPD患者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对及时、针对性的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具有诸多方面的局限;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基于PCR的核酸分子扩增检测能够快速定量检测目标病原体基因,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呼吸道微生物检测带来了重大变革,该技术能同时测定多个病原体的保守基因序列,致使对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特点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传统检测方法持续改良,分子检测技术不断创新,并且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的优化组合,为AECOPD病原学诊断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同时,对于下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有望揭示AECOPD反复发生的原因,为其临床诊疗提供新的依据。

    • >临床实验研究
    • 肿瘤靶向治疗新抗原筛选与临床研究进展

      2020(7):530-533.

      摘要 (1058) HTML (0) PDF 2.34 M (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而基于靶向肿瘤新抗原的免疫治疗极具广阔前景,但是长期以来,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是阻碍肿瘤免疫治疗的瓶颈,因此,发现新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一直是基础和临床肿瘤免疫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肿瘤新抗原筛选与鉴定的发展。目前主要有全外显子结合转录组测序法、串联微基因序列法、靶基因测序法、共享新抗原肽库法和质谱法等筛选肿瘤新抗原的方法。肿瘤新抗原的发现为临床开展抗原疫苗、抗原特异性T细胞、T细胞受体工程T细胞(T cell receptor genetically engineered T cell,TCR-T)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等靶向肿瘤抗原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优质的靶标。

    • >研究生园地
    • miR-146b在高糖环境下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研究

      2020(7):534-538.

      摘要 (804) HTML (0) PDF 3.83 M (6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miR-146b在高糖环境下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作用。方法?构建高糖培养环境,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46b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足细胞(podocyte)及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中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敲减miR-146b前后,HBZY-1细胞中YAP及磷酸化YAP(p-YAP)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YA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经高糖刺激后,HBZY-1细胞中miR-146b的表达水平(2.197±0.166)明显升高(t=7.21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糖组YAP蛋白(0.753±0.008)的表达水平升高(t=32.17,P<0.001),p-YAP蛋白(0.372±0.005)的表达水平降低(t=39.56,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高糖组YAP蛋白荧光强度(53.620±4.229)明显升高(t=5.410,P<0.01)。过表达miR-146b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YAP蛋白(0.883±0.005)表达上调(t=10.71,P<0.001),而p-YAP蛋白(0.606±0.006)表达下调(t=44.16,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YAP荧光强度(25.70±1.589)增强(t=10.45,P<0.001)。敲减miR-146b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YAP蛋白(0.706±0.002)表达下调(t=22.15,P<0.001),p-YAP蛋白(0.774±0.003)表达上调(t=25.61,P<0.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YAP荧光强度(8.900±1.022)减弱(t=11.56,P<0.001)。结论?miR-146b在高糖刺激的HBZY-1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调控YAP信号参与肾细胞损伤。

    • miR-99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及TH17/Treg细胞的影响

      2020(7):539-543.

      摘要 (551) HTML (0) PDF 2.81 M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99a的表达与辅助性T 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 Treg)比率失衡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RA患者80例,分为活动期RA组(42例)和稳定期RA组(38例),以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外周血PBMC中TH17、Treg细胞数;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IL-6、TFN-α、IFN-γ、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测定T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mRNA以及RA患者PBMC中miR-99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ORγt和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活动期和稳定期RA患者的TH17细胞数、RORγt?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Treg细胞数及FoxP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IL-6、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此外,活动期RA患者TH17细胞中miR-99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reg细胞中miR-99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TH17细胞中miR-99a与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1,P<0.01),Treg细胞中miR-99a与FoxP3?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15,P<0.01)。结论?RA患者TH17和Treg细胞中miR-99a的表达与TH17、Treg细胞发育分化关键转录因子RORγt、FoxP3密切相关,miR-99a可能通过影响RORγt和FoxP3,参与RA患者T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

    • 中晚期NSCLC患者3种不同组织中DNA修复基因XRCC3多态性检测结果比较

      2020(7):544-547.

      摘要 (185) HTML (0) PDF 2.49 M (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组织、循环肿瘤细胞(CTC)及外周血3种组织中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多态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NSCLC患者84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别检测NSCLC患者肿瘤组织、CTC及外周血标本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基因型,并比较3种检测方案的一致性。结果?CTC个数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NSCLC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织、CTC及外周血标本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的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肿瘤组织检测结果为金标准,CTC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的一致性[95.24%(80/84)]明显高于外周血标本[76.19%(6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及TNM分期的NSCLC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中晚期NSCLC患者CTC中XRCC3基因Thr241Met(rs861539)位点多态性的准确性高,可替代肿瘤组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调查研究
    • 通过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检验前质量指标结果分析

      2020(7):548-552.

      摘要 (382) HTML (0) PDF 3.99 M (7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国获得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检验前质量指标结果,了解国内临床实验室检验前过程的质量水平。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Clinet-EQA系统下发调查表,收集2016—2019年获得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和检验前质量指标数据,并按照专业类别、信息化建设水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9年,除了血培养污染率和标本溶血率外,所有通过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的所有检验前质量指标都达到3σ 的最低可接受标准。其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溶血率、抗凝标本凝集率以及血培养污染率在4σ以上水平的实验室分别为99.67%、99.51%、100%、97.11%、96.75%和38.74%,急诊标本和住院标本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的分布分别为50 min内和10~100 min。结论?我国通过ISO 15189认可实验室检验前质量表现较好,但实验室仍需关注血培养污染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和标本溶血率。

    • 1例植物固醇血症的家系调查及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2020(7):553-557.

      摘要 (245) HTML (0) PDF 4.12 M (8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1例植物固醇血症家系及其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对1例诊断为植物固醇血症的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家系调查;通过PCR扩增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基因组DNA中ABCG5及ABCG8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采用Sanger测序法对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采用Polyphen2及Mutation Taster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突变的致病性。结果?Sanger测序法发现先症者及家系成员中存在多个基因突变,其中ABCG5基因发现3个突变,分别为外显子1 c.64C>T(p.Q22X)杂合无义突变、外显子10 c.1336C>T(p.R446X)杂合无义突变、外显子13 c.1810C>G(p.Q604E)杂合错义突变;ABCG8基因发现4个突变,分别为 (ATG前)-19T>G纯合突变、外显子2 c.161A>G(p.Y54C)纯合错义突变、外显子13 c.1895T>C(p.V632A)纯合错义突变、外显子4和5间的内含子g.12902T>C纯合突变。Polyphen2及Mutation Taster软件预测ABCG5基因中c.64C>T及c.1336C>T为致病突变,其他基因突变均为非致病性的多态性位点。结论?ABCG5基因c.64C>T及c.1336C>T复杂杂合突变是该植物固醇血症家系的基因发病机制。

    • 青海玉树地区藏族与汉族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的建立及比对分析

      2020(7):558-560.

      摘要 (384) HTML (0) PDF 1.91 M (8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青海玉树地区藏族和汉族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参考区间。方法?收集755例藏族和174例汉族健康儿童静脉血标本,采用四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各指标的参考区间,并与同区域成年人及其他地区人群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藏族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分别为CD3+T:55~83,CD4+T:22~45,CD8+T:20~46,CD4+/CD8+:0.53~1.92,B:6~23,NK:4~29;汉族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分别为CD3+T:51~84,CD4+T:19~54,CD8+T:12~40,CD4+/CD8+:0.67~2.53,B:6~27,NK:4~28。不同年龄之间比较结果表明,藏族学龄前组和少年组之间B和NK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9.692和-5.475,P均<0.01),汉族学龄前组和少年组CD8+T、B细胞和CD4+/CD8+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547、-3.092和-4.918,P均<0.01);不同民族之间比较结果表明,藏、汉族儿童CD4+T、CD8+T和CD4+/CD8+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14、-4.840和-4.582,P均<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结果表明,藏族儿童男、女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中各指标参考区间与同区域藏族成年人及其他区域健康儿童各指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在青海玉树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民族儿童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建立高海拔地区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参考区间十分必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苏ICP备12051282号-1
主管单位:江苏省医学会  出版单位:临床检验杂志
单位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42号  邮编:210008
电话:025-83620683 E-MAIL:lcjyzz@163.com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