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42(06):401-405.
摘要:摘要:参考区间是解释临床结果的基本工具,通常实验室需要建立本地人群的参考区间,但这要耗费大量资源,并不是每个实验室都有这样的能力。转移和验证已有参考区间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实验室应用参考区间的方式。该文基于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EP28-A3c文件讨论转移和验证参考区间的方式,以期帮助广大实验室在更好理解的基础上开展中国人群参考区间的转移和验证研究。
2024, 42(06):406-410.
摘要:摘要:目的﹐比较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CLMIA)测定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PAC)的一致性,并探讨醛固酮(AL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41例ICU老年患者,分别采用IC-MS/MS和CLIA两种方法测定PAC,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和一致性比较。同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I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LC-MS/MS法的线性范围为15~1 500 pr/ ml,最低定量限为1l5 pr/mL。日间,日内精密度均<15% ,加标回收率为94%~ 99%,无明显基质效应。CLIA法与LC-MS/MS法检测的PAC结果呈正相关( r=0.7627,P<0.01) ,但2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Deming 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0.969 6X-16.71,斜率为0.970(95% Cl;0.890~1.049) ,截距为-16.71(95% CI;-25.690 ~-7.728)。Bland-AItmam分析显示CLIA法较IC-MS/MS法平均高估21.18pg/ mL(95%CI ;-25.89~68.26 pe/mL) ,偏差为24.02%。在AID与血液生物标志物间的相关性分析中, ALD与肌红蛋白(Mb)呈显著正相关(r=0.303,P<0.05)。结论LC-MS/MS法测定ICU老年患者PAC的方法学性能良好。LC-MS/MS法与CLA法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欠佳,2种方法不宜在临床上互相替代使用。AILD与Mb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ALD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
徐秀芬,邹继华,陈凯云,胡巍,吴立山,于雪峰,徐炜烽,徐勇,王占科
2024, 42(06):411-41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均相法和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VAP)分离相法检测血浆标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不一致性,并探讨其原因,为准确定量检测血浆LDL-C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波市$州中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标本360份,同时采用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LDI-C水平,VAP分离相法通过软件自动计算标本离心后的LDL-C曲线下面积作为LDL-C水平(LDLI-Cygp),均相法通过特殊表面活性剂法直接检测LDI-C水平(LDL-C分a)。360份标本根据LDL-Ca相与LDL-Cy,p.相对偏差程度,分为LDL-Cg如与L.DL-C,wp一致组(A组)和不一致组(B组) ,B组又分为IDL-C.tq偏高(B1)组和偏低(B2)组,B1和B2组根据相对偏差大小又分为Bl-1、B1-2和B1-3以及B2-1组。统计各组标本百分比,各组标本脂蛋白a胆固醇[ Lp(a)-C]、中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Lp(a)-C和IDL-C之和[ Lp(a)-C+HI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总胆固醇('TC)和总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360份标本 LDL-C.z种明显大于IDL-Cyp ,P<0.01。B组标本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Bl组明显高于B2组,P<0.05。Bl组各组标本 Lp(a)-C、 IDL-C以及 lp( a)-C+IDL-C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360份标本 LDI-Cg精与LDL-C,p相对偏差与标本Lp( a)-C、IDL-C、Lp(a)-C+I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指标为Lp( a)-C+IDL-C,P<0.01。结论―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标本均相法检测 LDL-C与VAP分离相法检测结果明显不一致,主要表现为均相法检测结果偏高。标本Lp(a)-C+IDL-C水平越高,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相对偏差越大。均相法检测LDL-C结果偏高原因,可能与均相法检测LDL-C结果包含了无法消除的Lp(a)和IDL携带的胆固醇有关。VAP分离相法可作为准确检测不含Lp( a)-C和IDL-C的真正LDL-C水平的方法。
2024, 42(06):416-420.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一种基于微波消解结合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钠、钾,钙,镁4种阳离子的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对血清样品进行前处理,使用离子色谱定量检测4种阳离子。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EP6-A和EPI5-A3文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和正确度等性能验证。结果钠,钾、钙,镁4种离子的检测不精密度以变异系数(CV)表示,分别为0.10%~0.36%,0.15%~0.48%,0.22%~0.87%,0.21% ~0.73%。4种阳离子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7.3%~103.0%之间。参加RELA2020和RELA2021计划的分析结果偏差分别为-0.57%~-0.14%,-0.84% ~ -0.16%、一1.82%6 ~-0.37%、-0.60% ~~0.34%,比对均通过。4种阳离子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0175/0.058 3 mmol/L,0.000 5/0.0017 mmol/L1,0.009 9/0.032 9 mmol/L,0.001 1/0.003 5 mmol/L,表明经前处理后,其他杂质对测定无明显干扰。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了一种基于微波消解结合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清中钠、钾,钙,镁4种阳离子的方法。该方法精密度和正确度良好,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成本低,可用于临床血清电解质检测的质量改进。
2024, 42(06):421-424.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NA碎片指数(DFI),高活性氧(ROS)率,高线粒体膜电位(MMP)率与精子前向运动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男科门诊就诊的250例患者,根据精子前向运动率将其分为轻度(20%≤精子前向运动率<32% ,86例)、中度( 10%≤精子前向运动率<20% ,67例)、重度(精子前向运动率<10% ,47例)弱精子症组和正常组(女方因素不孕,男方精液常规结果均在参考区间内,精子前向运动率≥32%,5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FI,高ROS率,高MMP率水平,并分析其与精子前向运动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弱精子症组精子浓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百分率,高MMP率水平显著降低( P<0.05),DFI,高ROS率水平显著升高(P<0.01)。重度弱精子症组精子DFI,高ROS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高MMP率水平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0.01);轻、中度组间精子DFI,高ROS率,高MMP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弱精子症严重程度增加,精子DFI,高ROS率水平升高,高MMP率水平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精子前向运动率与高MMP率呈显著正相关(r=0.439, P<0.O1 ) ,与高ROS率(r=-0.435,P<0.01), DFI(r=-0.478,P<0.O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FT,高ROS率水平升高,高MMP率水平降低,且与弱精子症严重程度相关。较高ROS水平可能通过损伤精子DNA和线粒体功能,导致精子前向运动能力下降。
2024, 42(06):425-429.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15个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症先证者的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类型,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致病机制。方法采用一期凝固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FV活性(FV:;C)和FV抗原(FV:Ag)。用PCR扩增患者F5基因的2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直接测序。利用蛋白质模型分析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在5例FV;C大于10%的先证者中,仅有1例出现轻微出血症状;在10例FV:C小于10%的先证者中,7例表现出各种出血症状。15例先证者共检出12个基因突变位点(其中8个为新的突变,1个为致病的多态性)。蛋白质模型分析表明,所有6种错义突变都会导致FV蛋白的构象改变,其中2种(p.Ser1781Arg和p.Asp96Hlis)会减少氢键数量,从而导致局部蛋白质结构不稳定。结论这些遗传性FV缺陷症先证者的FV水平与各自的F5基因突变有关,其FV水平与出血症状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2024, 42(06):430-435.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两药联合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筛选出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E 60株,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法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ZA)联合氨曲南(ATM) ,黏菌素(COL)分别联合替加环素(TGC),美罗培南(MEM),头孢哌酮/舒巴坦(SCF)、阿米卡星(AK) ,左氧氟沙星(LEV) ,TGC分别联合MEM,SCF和AK,MEM分别联合SCF ,厄他培南(ETP)进行联合药敏试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果。结果60株CRE均检出碳青霉烯酶,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49株,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0株,亚胺培南酶(IMP)1株。CZA对49株产KPC菌株的MIC均≤8 mg/L,全敏感;对11株产NDM,JIMP酶菌株的MIC均>128 mg(L,全耐药;联合ATM后协同率为100%。MEM+SCF的协同率最高,为63.4% ,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为96.7%。TCC+AK的协同率与相加率最低,为31.7%。KPC酶型和NDM酶型菌株中,MEM+SCF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高,分别为100.0%和80.0% ,COL+LEV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低,分别为32.6%和30.0%。11种联合方案均无拮抗作用,对CRE菌株的MICag ,MIC。和 MC,值与各个单药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论CZA单独或联合ATM对CRE菌株有效。MEM+SCF的协同率与相加率之和最高,可作为临床经验用药参考。
2024, 42(06):436-440.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2年11月第九О八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30 d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106例)和死亡组(74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基于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原发感染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混杂因素,将患者进行1:1匹配后生存组与死亡组均为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TM等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并进行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生存和相关性分析。结果PSM后,死亡组TM水平[18.3(13.2,22.3)TU/mL]显著高于生存组[13.7(9.0,18.3)TU/mL](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是脓毒症休克患者30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7,95% C1;1.023~1.262,P<0.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M、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I)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预测30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5,0.627和0.600。根据TM最佳临界值(17.9'TU/mL)分层的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TM<17.9'TU/mL组的30 d生存率是TM≥17.9'TU/mL 组的1.56倍(Log-Rank检验,P<0.000 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M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10,P<0.005)和SOFA评分(r=0.35,P<0.005)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浆'TM水平对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判断脓毒症休克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黄仙圣,黎均濠,吴敏君,谢学贤,陈丽,叶丽丽,陈羽彪,潘俊均,隋洪
2024, 42(06):441-443.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迈瑞BC660OPLUIS血液分析仪筛查胸腹水肿瘤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157例胸腹水标本,根据脱落细胞学、病理活检及临床综合诊断将其分为恶性组(58例)和良性组(99例)。采用迈瑞BC660OPLUS血液分析仪的体液模式检测所有标本,记录有核细胞(TC)、红细胞(RBC)、高荧光细胞(HF-BF)绝对值及百分比等参数。所有标本经涂片及瑞氏-吉姆萨染色后,由有经验的检验人员镜检,记录各类有核细胞及肿瘤细胞百分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HF-BF与肿瘤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诊断恶性胸腹水的效能。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23) ,RBC、HF-BF及CHF-BF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BF(r=0.473)及HF-BF百分比(r=0.462)与肿瘤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HF-B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最佳诊断界值为19.50/ ul.,敏感性T7.60% ,特异性62.60% ,阳性似然比2.07,阴性似然比0.36;HF-BF百分比的AUC"为0.741,最佳诊断界值为1.95% ,敏感性77.60% ,特异性61.60%,Fa性似然比2.02,阴性似然比0.36,诊断效能良好。TC和RBC的诊断效能一般。结论―迈瑞BC60OPLUS血液分析仪的高荧光细胞参数可用于恶性胸腹水的筛查。
2024, 42(06):444-448.
摘要:摘要:自身抗体是诊断自身免疫病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抗线粒体抗体是一种针对线粒体膜的自身抗体,其M2亚型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密切相关,存在于90%~95%的患者中。此外,抗线粒体抗体也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被栓测到,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但抗线粒体抗体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仍不清楚。该文对抗线粒体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 42(06):449-451.
摘要:摘要: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至成熟红细胞的过渡阶段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20年来,网织红细胞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时代,网织红细胞分析迎来了人工智能检测的新时代。随着网织红细胞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为医疗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价值。该文同时对人工智能检测软件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4, 42(06):452-455.
摘要:摘要: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高达20%的人群。然而,由于相关表现和非免疫机制的差异,对其诊断和管理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该文回顾了目前关于高可发酵低聚二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食物,相关症状,作用机制,食物不耐受特点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FODMAPs 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的机制。尽管FODMAPs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日益明确,但仍缺乏可重复的,精心设计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这使得深入理解其机制、优化诊断和管理策略面临挑战。
2024, 42(06):456-460.
摘要:摘要:目的﹑评估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MDRD中国公式(MDRD.awx)、慢性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CKD-EPI.y.c.CKD-EPLC.c5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CFR)公式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诊断慢性肾病(CKD)的临床应用价值,明确最适公式。方法纳入2610例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肌酐(Cr)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分别采用5种公式评估eGFR,比较不同公式计算值的差异性。选取412例住院患者,以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作为参考方法,分析其与5种eCFR结果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5种eGFR计算值诊断CKD的效能。选取239例健康人群,建立本实验室eCFR参考区间。结果5种eCFR计算结果均呈偏态分布,两两比较差异大多具有统计学意义。5种eGFR与cCr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CKD-EPIp.,g的相关系数最高(r=0.903)。5种eCFR诊断CKD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68 ,0.969,0.970,0.967和0.976,CKD-EPL.,p.的诊断效能最佳(敏感性97.3% ,特异性89.8%)。5种公式的健康人群95%可信区间下限分别为76,87,82,99和93 mL/min/1.73m'。结论﹐在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诊断CKD方面,以参考区间下限为93 mL/min/1.73m'的CKD-EPLC..,c.公式诊断效率最佳,值得在宁波地区推广应用。
2024, 42(06):461-465.
摘要:摘要: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妊娠并发先兆子痫(PE)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CEO)数据库下载SLE妊娠并发PE相关数据集CSE108497,利用R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Cs)。采用在线分析工具对DECs进行基因本体(C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CC)通路富集分析。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DEGs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关键基因对SLE妊娠并发PE的诊断效能。结果﹐从CSE108497数据集中筛选出162个DECGs ,其中105个上调,57个下调。CO分析显示,DECs主要参与T淋巴细胞活化与分化、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和脱颗粒等生物学过程。KECC分析表明,DEGs主要调控原发性免疫缺陷,糖酵解和抗原呈递等通路。PPI网络分析获得9个关键基因;:HMGN2,EEFIB2,、RPL32、BTF3 ,MRPL1l EEFID、EEFIAl ,RPl6和RPLPI。ROC曲线提示这些基因对SLE妊娠并发PE具有较高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9。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GEO数据库筛选并鉴定出9个与SLE-妊娠并发PE相关的关键基因,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标志物和靶点。
2024, 42(06):466-468.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HIN耐药基因型对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99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耐药基因型并与数据库比对,同时检测样本病毒载量与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对耐药基因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99例研究病例中,成功扩增测序409例,发生耐药181例。发生耐药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未耐药患者,且CD4*绝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未耐药患者。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II)和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II)相比蛋白酶抑制剂(PI)更易发生高度耐药。同时,耐药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毒载量。结论南京地区AIDS患者的总体耐药发生率较低,但耐药患者中多重耐药及高度耐药比例较高。在诊疗过程中,应监测临床指标,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先选择高耐药屏障的抗病毒药物。
2024, 42(06):469-471.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022年杭州市门诊发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22年1月至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样本并收集患儿基本信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卡方检验用于比较不同年龄、性别患儿之间的感染情况。结果﹐在1 880例发热患儿样本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529例(28.14%) ,其中单病毒感染512例(27.23%) ,合并感染17例(0.9%)。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 FluB),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型(PIV1)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病毒总检出率分别为5.7% 、5.6%,4.8% ,5.2% ,1.4%和6.4%。在合并感染的患儿中,RSV+ADV最常见(23.5%)。男女患儿的感染率以及合并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月龄儿童感染率最低,其他年龄段感染率相近。结论2022年杭州市门诊发热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模式复杂且呈现季节性,需加强防护,做好儿童呼吸道病毒预防工作。
2024, 42(06):472-474.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纹带棒状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中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52株,分析患者的科室分布、临床特征及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检出52株纹带棒状杆菌的5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男性37例(71.2%) 、≥60岁39例(75.0%) ,大多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等基础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咳痰最为常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纹带棒状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西他沙星除外)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 ,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四环素的耐药率在50.0%~86.5%之间,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目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奥利万星,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老年,男性和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纹带棒状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分离的纹带棒状杆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开展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纹带棒状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024, 42(06):475-477.
摘要:摘要:卷毛小囊菌(Microascus cirrosus)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致病菌。该文报道Ⅰ例反复发热、免疫功能低下的肺部感染者在治疗时并发感染卷毛小囊菌的病例。因此菌的检出方法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研究较少,且该菌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检出困难,即便采用新兴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mNGS)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通过传统培养和基因测序进行鉴定。该例患者因感染此菌使肺部感染急性加重,基础疾病控制不佳,多因素交织重叠,最终死亡。
2024, 42(06):478-480.
摘要:摘要: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是快速生长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整形和美容术后感染等。该文报道Ⅰ例耻垢分枝杆菌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及其检验人员对其认识与掌握水平,及时明确病原学诊断。